美文网首页
做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

做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

作者: 周德方随缘 | 来源:发表于2023-04-17 22:30 被阅读0次

南岳和尚初参六祖时,六祖问道:“你从何处来?”

“我自嵩山来。”南岳和尚回答。

六祖又问:“来的是什么东西?”

其实,慧能的问意是:从嵩山千里迢迢到曹溪来求道的人是什么东西。当时,南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有回暮出来。

后来,南岳经过长时间的真心参禅后,终于悟出六祖慧能所指的  “东西”。他回答慧能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意思是:你要说它像什  么,那你就会马上偏离它。

六祖听后又问道:“是否还得加人自我修正呢?”  南岳答道:“我不敢说不可以修正,但我可以说决不会污染它。  慧能闻听此言大喜,说:“这个不会污染的,正是我们要留心护持  的。"  佛法本来平常,如同“蒲花的柳絮,竹针麻线”一样,都是“东

西”,可以"不舍日用应缘处"而达到佛的境界。南岳回答的“决不会  污染它"即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惠心禅师还是个五岁的小沙你时,就十分聪明伶俐。受到皇帝的  召见,得到不少赏赐。于是,他就把皇上的赏赐送给故乡的母亲,他  想,母亲一定会满意。

但是,母亲收到后却回信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信上说:“你赠给我  皇上的赏赐,我当然十分欢喜。但我当初送你学道为僧,是希望你做  一个有修有证的禅者,为的就是摆脱名利场的困扰。如果你喜好世  上的虚荣,就违背了我的心愿和初衷。

惠心读罢母亲的信后,非常感激母亲及时和有远见的的教导。否则  一旦让虚荣心的欲望膨胀开来,后果不堪设想。此后,他立志要做个真  正弘法度众的禅者,不再为名利上的收获而沾沾自喜。如同经典所说: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以后,他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一个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抛开世  司之事,但有一点是要尽力做到的,那就是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已。保持一颗从容淡定  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练就一颗平常心,把  功名利禄看得淡泊一些,就能达到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界。

相关文章

  • 心境  心静

    心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安然,是一种超脱。心静,就不会在意喧嚣的世界,就不会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就不会莽撞浮躁,好...

  • 心静  心境

    心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安然,是一种超脱。心静,也是一种美! 心静,是何等的惬意。心静,就不会在意喧嚣的世界,就不...

  • 我心所向

    突然被这幅画温暖到了。 向阳而生, 即使偶尔的不开心,也能自愈。 懒散而悠然自乐。 做人达到这种境界,也知足了。

  • 耳顺

    孔子曾说,七十而耳顺。耳顺是一种大境界,爱听的不爱听的都能听,且听了后能心静如水,没有大智慧很难达到。但是,还有比...

  • 2022-04-17

    心静,是何等的惬意,心静,就不会在意喧嚣的世界,就不会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就不会莽撞浮躁,好高骛远。心静,才能远离...

  • 【思考】修身

    古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做事,要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必先达到低层次的境界。人的格局,因人而异,但是...

  • 做人应有的境界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 ……………… ………… …… 做人最高的境界是不亏不欠 做人应有的境界...

  • 我时而慌张 时而不慌张 时而心静如水 时而浮躁忧心 然而想真正达到不惑的境界 还是相望甚远 我们岁月的痕迹...

  • 【连载】《璇》第四章、何去何从(中)

    燕云的境界便是剑体,一般在他这个年纪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基本是空前绝后,而般若的境界恐怕整个天下都没有几人达到。比如...

  • 你所憎恶的,就是你需要磨炼的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那说明我们达到了弥勒佛的境界。 可惜,既然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人能达到心静的境界,就不会迷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th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