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故事,你有酒吗?
我97年出生于山西吕梁的一个农村,我们县城是中国1000个贫困县之一,据文物出土考证是姜子牙的故乡,毛主席在长征途中路过县城,提笔写下气势磅礴的《沁雪春·雪》。高考结束后,我第一次走出四面环山、山路崎岖的县城,踏上了追梦之路,如同壮士出征般的豪迈和激情,心中有一个小火苗在点亮自己。我是一个外表柔弱内心刚毅倔强的人,我坚信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说来造化弄人,我小考、中考和高考三次考试都以失败告终,小考失败,我父亲背着一袋100斤的米去为我托关系上初中重点班;中考失败,我羞愧地从县城回到乡里去复读,这一年我痛定思痛,决心备战中考。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最早1点睡觉,习惯了县城三顿饭的我,着实忍受不了两顿饭的饥饿。一顿饭能吃8个馒头,即使经常吃出石子和苍蝇,也管不了那么多。从没吃过什么苦的我,当时还真没感觉有多苦,最终以刚过线的成绩考入高中,即使我够努力,但英语却几乎没有成效,英语考了38分。上了高中,我坚持每天写一篇作文,整整写了两年,高一我可以考到60分,高二我可以考到90分,高三我能够考到110分。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总是痛苦的,我先后和两位英语老师有了这个约定——每天一篇作文并拿给老师批改,期间有太多次想要放弃,但为了不让老师失望(其实更是不让自己对自己失望),还是坚持了下来,高中三年我翻烂了两本字典。高考的结束虽然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我更多了一丝坦然,我努力了。
2017年年前几天,我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从北京踏上了去江苏无锡的路途,我去了江阴的江南书院体验佛学和儒学。为期一周的体验让我此生难忘,书院的氛围让我感觉自己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谐、寂静、淡然、美好。我第一次开始真正接触并爱上了儒学和佛学,寺院的饭菜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饭,饭前感恩词,吃饭止语,“龙含珠凤点头”,全身心的感受吃饭这件事。虽然那时的我被口腔溃疡折磨的很痛苦,但仍然无法阻挡那种精神的享受。
2019年年后,我踏上了去成都富士康的路途,结果在体检中意外发现我得了肺结核。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措手不及,我回到临沂确诊后,治疗半个月无效,又独自踏上了去北京的路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接受治疗,据说这是国内最权威的结核病医院。有一天晚上11点,同病房急诊推进来一位结核病患者,奄奄一息,浑身插满管子,那一幕让我记忆犹新,我突然深深地感受到生命如此脆弱,明天和意外不知道是哪个先来。我开始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我是谁,思考这个世界最根本的问题,我通过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今日简史》和《未来简史》爱上了思考,我认为赫拉利讲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哲学。修养的一年时间,我结缘和君书单,把书单中的大部分电视电影挨着看了一遍。最喜欢是《天道》,我看到了十几遍,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触,为此我还特意去看了原著——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
2020年5月,经过一年的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我康复了,随即拉着行李箱,背着书包,坐上了去天津的火车,我入职朴新教育做咨询顾问。入职半年里,我深切地见过太多的家长与孩子的矛盾冲突,其核心就是一个字——爱。我们太愿意相信,每一个家长太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太想替孩子趟过坑走过路,让孩子付出最小的代价在这个世界生存。但现实往往不是如此,父母的意志不是孩子的意愿,父母的选择反而成为孩子的负担。最终双方陷入痛苦的漩涡无法脱身。我没办法改变任何人,改变自己都这么难了,更何况要改变另一个人,另一个事件观念的集合,几乎不可能实现。我想帮助孩子和家长,但治标不治本,孩子过一段时间依旧恢复原状,让我非常痛苦。有一天,我突然顿悟,与其绞尽脑汁改变别人,不如先接受此刻的现状,改变自己,做好自己。改变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他人会自然而然向你想要的方向靠拢。即使没有任何变化,也不必痛苦纠结,接受就好。于是,我用了三个月时间,写了一本书《人生是一场修行》,论述了三部分,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我该如何存在。不仅是为了帮助处于痛苦迷茫中孩子和家长,更是为了自己。我经常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极度喜悦,灵感犹如泉水般喷涌而出。
再次感谢和君,说来也是缘分,如果不是我的启蒙老师建议我去面试和君商学院,我可能此生就要和和君商学院失之交臂了。从一个念头到此刻申请助学金,这份缘分,我很珍惜,也很感恩。
和君商学院的课程体系是我见过的最适合自己的课程。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我非常认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和千年前的智者对话,汲取他们智慧中的营养为自己所用,为自己人生的道路提升高度和拓展宽度,减少荆棘走的更远。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高手,至少在这条道路上行走着。其核心知识体系——国势+产业+管理+资本 是缺一不可的。国势在于个体对宏观环境、趋势、方向的把控和预见,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笃定感,这很重要。 管理、产业和资本的对象是人、事、钱。辅助知识体系——职业技能和技巧+法律+文史哲儒释道+科技知识+健康和养生,虽然看似不是很重要,实则是一个人底蕴和实力的基石,是软实力,是那种笃定感的源泉。
底蕴的厚度决定视野的高度,地基有多牢固,楼才可能会盖多高。成为职业高手,需要在知识面和视野上足够宽广,在自己的目标专业领悟要足够纵深。用逆向思维推导如何成为职业高手,要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首先要问,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技能和能力?其次,形成这些素质、技能和能力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知识和科目?再追问,这些信息、知识和科目的最佳读本和载体是什么?最后,选择好与自己职业目标匹配的知识地图和书目结构,持续学习,日积月累,最后让时间来见证我们开花结果,功到渠成。人生不怕起点低,不怕对手太强大,只怕自己没有选对方向,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没有坚持到底,等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
王明夫院长说,人生如莲,比喻极为深刻,极具禅意。人生就像是睡莲,成功只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那朵看得见的花,而决定其美丽绽放的是水下的根。一切的成就、名利、享受、物质都是表面和虚妄,而最美最真实的是看不到的根和本,是道,是生何为人、何为本、何为正确?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君子务本,咬住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小人务虚,如同猴子一样上蹿下跳,最终不过是水中捞月一场空。小人即使一时得意,平步青云,也不会长久,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我们习惯了眼见为实,习惯了用眼前得失去判断是非对错,从而忽视了去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多去追寻事物的本源 。人人都只看到有结果的人功成名就,却忽视了在此之前他们的不懈付出 ,因果循环,没有因,何来果?
人生必须三度修炼,人的态度、气度和底蕴的厚度,就像是莲之根本。态度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三度”修炼,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终成正果。
态度决定命运 ,看待问题的视角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稻盛和夫先生总结了一个人生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 =思维方式 ×热情 ×能力 ,热情和能力都是0~100分,唯有思维方式是—100~100,思维方式有正有负 ,只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人生态度,才会有正面美好的人生;如果思维方式是负面的 ,那人生注定以失败告终。
气度决定格局 ,一个人如果极度自私 ,他永远不会成功 ,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就会只注重自己的眼前得失,从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而一个利他的人 ,每件事的出发点都爱他人胜过爱自己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
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 。《易经》中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积薄发 ,有多大的能力和能量 ,就会成就多大的事业和人,没有足够长时间的积累,就无法积蓄更大的能力和能量。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 ”。当我看到这句话,不由感叹,这句话太美了。“上帝”很公平,让每个人都拥有一次初恋,但多数人真的就只有一次初恋,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却不知道人生时时处处需要初恋般的热情。有一种状态是心流状态,就是一个人全神贯注一件事情达到忘我的境界,那种灵感迸发出的力量和智慧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感。这种感觉便是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意志,更深层次的体现一个人对自己事业的笃定感和信念,冥冥之中有一种直觉和智慧告诉他应该这么做,最后他成功了。
心有理想,春暖花开。一个人活着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是心怀希望,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状态。没有理想,停止学习,不再进步的人,在我看来已是行尸走肉,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身体。被情绪和本能控制的人,就是没有灵魂的人,至少在那一刻,他的灵魂已经脱离他的身体。年轻的标志不是时间和年龄,而是心态,是看待问题看待世界的精神面貌。
儒家士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圣人。大学开篇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是济世安邦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内在通达自足,才能在外在体现。知行合一,在知到和做到中间还有一个悟到,如果不是自己觉到悟到的,不可能真正在自己身上体现出来。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生必须立志,只有拥有大的理想和抱负,才会生起一种浩然正气,有强大的胸襟和气魄,可吞日月江河,临危不乱,稳如泰山。没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光芒照耀,人生将暗淡无光,度日如年。一个心中没有理想之火在燃烧的人 ,是没有前途的。没有大的志向,人生就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忙忙碌碌,郁郁终生 ,成不了大气候。小人不是骂人,而是格局境界小,活的太小了,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得失。
人生即是修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唯有知到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去哪里,人生才能圆满,否则就是漂浮的睡莲,无根无本,虚度一生。生起一颗利他之心,生起一个大理想,大志向,找到自己的使命,力出一孔,三度修炼,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去行动,终生正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