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回想起拿到志愿书的那一天,第一下就翻到了北京上海的学校,当看到颇高的收分时,也没有放弃想出省的愿望,又紧接着往下看浙江江苏的学校。福建省的在对本省的招生数最多,学校可选择性最多,甚至收分也相对较低,也在计划书里占据一方寸土。
那时爸爸妈妈全为我选择了省内的学校,我那时看都不看一眼,委婉地拒绝他们说,暂时不想考虑省内。
因为分不高,省外知名的二本都上不了,能挑出的学校都是我闻所未闻,甚至有些的地理位置在不发达城市的郊区,而北京上海只能报上民办大学。那段时间一度很头疼,和一所北京不错的二本只差十多分,也就两道选择题的分数。
为了不留在福建省,我甚至考虑过吉林的一些好学校,但是实在距离福建太远,也被自己否决了。
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父母近乎强迫式的恳求,最终留在了一所省内的学校。
【贰】
九月十号报道,九月九号离开家的那一天,没有想象中上大学的激动感,行李也是那天早晨才最终整理完毕的。
那天早晨,爸爸驾着车路过学校的正门,停留了不超过两分钟,我卸下行李后,和他们说了声再见,他们就沿着大路驶离了学校。
疫情原因父母进不了学校,扛着大包小包行李通过安检门的那一刻,看着炙热的天空,想着以后的路,真的要自己走了。 两个行李箱+一个大包一路上检测体温,提交录取通知书,高考准考证,签名报道。
在闷热的帐篷下,阳光照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都是红色的,汗水浸湿了衣衫,焦急地等待着学校公交载我们去宿舍楼。
等待校内公交一路上嘈嘈杂杂,可仔细一听只有一些老师,志愿者,学长学姐在帮新生搬行李的碰撞声,和注册时向新生询问身份信息的声音。在排队等候公交的新生们,都在心照不宣,默不作声的刷着手机。
一路上的我安安静静,基本无话。初来外地生活,抱着一种警戒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不敢过于热情,但也不敢过分冷淡。
公交车到达了宿舍楼底下的广场,每个院系的迎新人员举着院系牌。焦急着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人群中穿梭,艰难的寻找的属于我的院系。眼看着学长学姐大声的喊着“还有没有XX院的”,迫于害羞不敢大声回答,只好猛力向前挤,冲到了牌子面前,才顺利的被学长学姐发现。 宿舍边的林荫“车道” 随便整理的书桌后来他们帮我把行李箱帮上了楼,拿快递,铺床,一切都安顿好,才顺利的和几个舍友一起去食堂吃饭。
【叁】可能是离家并不是很远,来的第一天我并没有非常想家,反而有一种脱离父母,独自行事的逍遥与自在。
和搬行李箱的学长学姐简单的交谈,也不用被父母指责不够热情。刚进门与舍友尴尬的面对面,也不用被父母说都不和新同学打招呼。不用在父母的注视下,自由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也不用费力想好措辞回答父母,学校生活怎么样。
这里像是一个新地方,隐蔽所,来者都是陌路,不知你的过去,只会参与你的未来。在宽大的食堂吃饭,也不用被问为什么就你一个。
独自坐在窗边的桌子上,点一份自己喜欢吃的菜,看着喜欢的公众号,感觉拥有了独自生活的感觉。
来的这几天,我和舍友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距离,我们可以各做各的事,你去吃饭,我去拿快递,她去超市。
我们不会时时刻刻都要贴在一起,有自己自由的空间,也不会因此疏远了友谊。
偶尔他们跑出宿舍接电话,我出去倒水时,看到他们坐在宿舍楼下的小石凳上默默的擦眼泪。
我的一个云南的朋友和我闲聊时说,高考报志愿时,一心向想离开云南。十几个志愿,报到了最后一个,还是省外的,父母亲人劝过了,当时就是一股脑向外走。
坐飞机来到这后,她妈妈在校外的酒店住了一周,临走的那一个晚上,她抱着妈妈哭了一个小时,后悔当时不懂事,做出的太草率的决定。
【肆】
有些感慨,回头看看我爸,当初坚决不允许我离省,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有些小庆幸,却也有些不服气,如果我出省了,是不是也会深夜在被窝里默默地掉眼泪?
一切都成了未知数,但是这离家不远不近的距离,很好的为我的大学生活打下过渡。
想考研到外省?想出国交换?一切的一切都是兴奋而未知的前程。
运营公众号的梦想,写小说的梦想,也在渐渐的步入实践中,未知交杂着激动,正在往一个略明略暗的道路前行。
【伍】
回想起上一篇文章的内容,仿佛还在被高考难过的气息所笼罩。
刚刚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军训,每天军训完忙着抢食堂,抢浴室,抢洗衣服。做完了这些,也到了晚上十点多,第二天六点的闹钟,让我连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便匆匆忙忙躺到了床上进入梦乡。
今天上午军训圆满结束,带着伤感和泪意送走了陪伴我们短短十四天的教官们。紧接着下午去领书,参加社团面试,大学生活就此展开了。
高考的悲伤似乎有些淡了,但是依旧是有些不甘心,但是我喜欢现在正能量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自己!
图书馆要关门了,先溜啦朋友们。
晚安,我爱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