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问你一个问题,而你一开始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她,怎么办呢?别急别急。2500多年前的孔圣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孔圣人给出的办法是什么呢?叩其两端而竭焉,就是问他,从这个问题的首尾两头,正反两面进行追问,问来问去,他自己可能就明白了。
而我们有的人,特别是作为指导师,面对咨询者提出的问题,会立刻给出自己的方法,或者是建议。比如说啊,“你为什么不试试这个方法呢?”如果指导师这样去问道咨询人的时候,就是把自己的观点带进去了,只要我们的观念一出来,那么咨询者就会放弃思考,他会说:“啊,那好,我试试。”等咨询结束,其实这个咨询者根本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方法,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写到这里,想起来一个故事,二战之后的英国,有一个体育俱乐部,教大家打网球、滑雪、开赛车。结果在这个俱乐部里面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因为有的时候俱乐部里面网球教练人手不够,滑雪教练正好多了。俱乐部老板就请那个滑雪教练说,你来帮帮忙,你来带一下网球课,滑雪教练说我不会啊,我也没打过,他说没关系,你试试看。
然后那个滑雪教练就在战战兢兢的去教那个网球课,结果让人感到意外的是,经过一个学期的教练以后,发现那个滑雪教练教出来的网球选手,往往比网球教练教出来的,打得都更好。
这是不是很奇怪啊?他都不会怎么教的?
正是因为他不会,所以他对队员说你来击球,那队员就砰的一声击了一下球,击完球,如果他是网球教练,他会怎么办呢?他就会说你这个动作,哪儿哪儿不对!比如你的腰,用力的方向不对,再来一次。这是网球教练的办法,因为他懂他能看出问题,就从自己的角度去教。
那滑雪教练,因为她不会呀,所以她说你觉得自己刚才打得怎么样,你觉得哪儿的力没发出来?因为他不会所以她就用问的方式。那队员说,我觉得好像腰上的力不太够,滑雪教练就说那你调整一下,你看你怎么调整能把这个力发出来,发得更好。那这次怎么样?这次我觉得胳膊好像不对。那你就在调整一下胳膊。每次都是这样,这个运动员自己的调整,滑雪教练只负责为问,让运动员自己发现问题,承担责任。结果最后呢,发现这些滑雪教练教出来的,水平更高。当然这些滑雪教练教的都是有网球基础的。
同样像澳大利亚游泳队,游泳队的游泳教练竞然不会游泳,这个队得到冠军以后,非常高兴,就把这个教练扔到水池里了,结果教练在水里面喊救命。
为什么这些不会的人,反倒能够教出更好的队员?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队员整天被人盯着,在旁边不断地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你觉得他打球打得有劲儿吗?而另外一个,是自己体会说我应该这样调整,我应该那样调整。那责任在谁的身上呢?
这就是提问的艺术,在提问过程中,不掺杂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就不会限制对方的思维。孔子就喜欢用提问的方式跟学生对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提问,能够让对方有所触动,内心萌动,产生一股力量。接着,在啐啄的同时帮他把蛋壳打开,他才能够突然领悟真理。
孔子之所以让别人觉得他无所不知,一定是有一套方法的,这套方法就叫做“叩其两端而竭焉”。哪怕对方是一个鄙夫,“空空如也”,孔子也能够通过提问让他去思考,最后想明白。
“叩其两端而竭焉”,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都能够学会这样的教育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