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婆一起看完了《万里归途》,网络上一查竟然有故事原型,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陷入了深思,电影是虚构的,但是通过电影而折射出的诸多现实的故事却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的!
一、战乱与和平
万里归途的历史原型是发生在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事件。当时的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原本平静富裕的国家局势变得异常混乱。中国在利比亚有大量投资的产业,并且有3万多名工人在当地。
战乱四起,原本安全的工地,成为了战争投机者打砸抢烧的天堂。工人们的生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危难关头,中国人民政府迅速组织了救援支持力量,从陆海空三种渠道展开救援,大使馆也迅速游走于邻国之间,为救援而奔走相告。
根据亲历者口述,战乱也是突然发生的,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一时间都以为自己会在战乱中死亡,而临时预留好了电子邮件的遗嘱。战争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因而时常被忽视,但是这个世界的局势是不稳定和不可捉摸的。就像乌克兰和俄罗斯2022年爆发的战争一样,谁都没有想到真的爆发了战争!面对战争,我们当然祈愿和平,但是忽视战争,无法让我们避免战争。
战争可能是一国之内各党派的冲突,也可能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显然,冲突演变成战争会有一个过程,总有能够被我们察觉到的因素。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忽视他们的存在,而应该在接收到信息后,保持警觉。
工地的工头保持警觉,有效组织起了大家,调动起力量,形成值班、守护的机制,保障了工人们的安全,找到了栖身之所和确保了后勤物资的调用。最终,支持大家成功脱离了战争的苦海。中国政府保持了警觉,战乱后迅速调动力量实战救援,成功撤侨而在国际享有巨大的声誉。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否也应保持这一份警觉呢?当前国际形势不太明朗,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很大,我们是否应保持一份警觉?或许不是夸张到会演变为战争,但我们应当对这种压力下,将会发生的挑战和冲突保持一份警觉,要能够警醒地意识到:和平是多么不容易,要珍惜当下所拥有的的条件,努力为后备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避免面对更大的冲突和竞争,创造更大的和平。
二、国家与个人
国家与个人似乎从来都是协调一致的两个因素,国家发生了战争,就必然对个人造成影响,可能是生命受到威胁,可能是生存遇到困境。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非常喜欢林则徐的这么一句诗,他不顾自己的生死,保全了国家的生死,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丰碑。在林则徐那里,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联系是如此密切,一个人承担了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
万里归途中的男主角宗大伟没有林则徐那么伟大,但是他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而罔顾自身安危、牺牲家人幸福的行动,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人员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值得敬佩。是他从安全地带,带队杀入交战核心区,枪林弹雨、九死一生。为了救人,他与反叛军头领用左轮手枪对决;为了救人,他放低身段讨好政府军军官……在他这里,他用行动承载了一个家庭的责任和一个国家的担当。
家与国从来就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中国从来就有“家国天下”的说法,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和奋斗,建设家庭、国家,为民族崛起而奋斗。家似乎是国的情感基础,国是扩大了范围的、虚指的家。
家承载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也是一个人永远都能寻得慰籍的原点,我们受伤了、回到家里、积蓄能量、继续人生的旅途,也只有家能够为我们承载那么多。国是扩大了范围的家,当我们走出国界,就会发现我们的国就像我们的家。而国又是承载了千家万户的“大家”。
国家、家国,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镌刻在我们灵魂深处的印记,我们走到哪里都无法忘却。
三、人与人之间
人与人的关系,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宗大伟和老季/上司的战友情谊、对待王俊凯小年轻的提携和无私的帮助、和妻子的爱情、和女儿的亲情、和边境官员的“友谊”…
电影是虚构的现实,里面的人物关系和情感都被简单化了。但是不妨碍我们从这里看到特殊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老季的死,激发了主角的斗志,是他冲到交战区救人的动力所在。他珍藏着老季临终前送给他的礼物,并把它带到了老季养女身上。我感受到的是爱在流动。
我相信一切人和人之间情感的背后都是爱。当爱没有了,关系也便终止了。
宗大伟对小年轻的提携,在很多个细节中都有体现,他对小年轻的照顾、指导、支持,使得他成长了很多。最终成为了一个独当一面的“领导”。
主角和敌人头目,是敌对关系,主角用自己的勇气战胜了对方,没有令他们收获一分一毫,反而丢了面子。他们之间关系的背后,是欲望、是野心、是无知、是暴力,都是一些负面的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冲突。
结语
万里归途,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一个家国因战乱而破碎,另一个家国敞开双臂迎接。何等的悲惨,何等的欣喜。跋涉万里的回归,是战乱与和平的反思,是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更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升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