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又要怎么应对这些问题呢?
孔子曾经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里说的一就是‘礼’,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
比如,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讲的就是用‘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可是,到了曾子这里把所谓的讲成了两个字--‘忠恕’。
曾子曾经说:“五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的不就是忠人之事的道理,不是吗?
今天我在看《雍正王朝》的时候,有一个片段非常有意思,那就是废太子,另立新太子。
张廷玉在众人推荐八王爷的环境下,依然推荐废太子,让太子改过自新,复位太子。这是怎样的胸襟,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又会怎么应对这件事情。
是随大流,还是听圣人之言,行圣人之事?我们先看一下,三代老臣又是怎么书写奏章的。
所谓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况太子之过因心疾所致。
伏祈陛下念父子之情,施德化之道。
外则延医以药石治其病,内则教诲以圣德感其心。
尚能使太子病去身健,修心向善。则不仅天家之福,亦天下臣民之福。
并不是八贤王不贤,也不是因为废太子有德。在《易经》的井卦则告诉我们,利不百而不改的道理。
即使太子有天大的过错,但是相比江山社稷还是微不足道。因为太子一事可谓是牵一发全身,不得不慎重。
而张廷玉就是做到了忠臣的职业,也就是忠人之事的道理吗?
当时,康熙看到张廷玉的奏折时,是这样评价的,你读书读的好,懂得忠恕之道,与人为善,以江山社稷为重。
我们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我们从中又能学习到什么处世道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