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到余秋雨老师的文字是1997年的高考。当年高考语文阅读题节选的是余秋雨老师的散文《废墟》。
考题答完就忘了,但一进大学,就读到了当时的畅销书《文化苦旅》,许多记忆被唤起,一下子就爱上了余老师的文字。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化散文。作为像余老师这样的大学者,语言端庄典雅,厚重笃实,富有文化气息自不必说。
我喜欢的除了语言,更重要的是余老师在书中对中国文化的那份感情——一个“苦”字,表达的不仅是一份沧桑与悲凉,更多的是深沉的爱,虽然夹杂了些许的遗憾与无奈。
作为一个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的读者,我深深地被余老师用文字传达出的那份文化沧桑感打动。
在书中,面对地大物博的华夏文明,余老师遵循“地域和人物交织铸就文化”的主线,关注华夏文明,回望历史人文,以一个现代学者的眼光和视角,展现给读者一幅苦苦跋涉于人类进程的中华文化千年沧桑图。
略举几个例子:《都江堰》篇开头这样写道:“一位年迈的老祖宗,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没有成为写在书里的回忆,而是直到今天还在给后代挑水、送饭,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一匹千年前的骏马,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而是直到今天还踟蹰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守护着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当然无法相信,但是,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没有成为考古学家们的难题,直到今天还一直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仍然无法相信,但它真的出现了。它就是都江堰。”
《都江堰》篇,余老师写都江堰这个让今天的人们叹为观止的水利工程。不仅写到了李冰父子的建筑智慧,更让读者看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李冰作为一方太守的责任和担当。
他们千年前的水利建筑智慧让今天的我们惊叹,而当时驱使他去做这些的不过是他作为地方官的一颗“爱民”“利民”之心。
李冰父子的塑像,在江边屹立千年,见证着中国文化中的“水利万物而不争”和“上善若水”,今天的“二王庙”,是蜀人、乃至国人的图腾。
《杭州宣言》篇,从神话传说《白蛇传》的主人公白娘子报恩许仙,进而在杭州悬壶济世、造福苍生的事迹,写到隋炀帝、吴越王钱鏐、诗人白居易和苏轼,白堤和苏堤。
由神话到民间,由诗人经历到城市格局。虽历经沧桑,但在白居易、苏轼这样的一个个被贬落拓的文人身上,展现出的民本思想、家国意识,成就了千年杭州的风骨。
《抱愧山西》篇,写的是晋商——山西商人。现在平遥古城的日昇昌,用余老师的话说是现在中国所有银行的“乡下祖父”。
著名的《走西口》,折射出农耕民族背井离乡的无奈,也让我们看到那片土地上人们坚韧的生命力——家乡的土地难以养活自己,那就把目光转向远方,用勤勉和信用创造一方天地。
晋商曾繁荣了一个时代,富甲一方,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都是明证。
其它篇目:读《黄州突围》,我们会看到文人苏轼在生死攸关的生命节点用怎样坚韧的人格璀璨了中国文化的星空;
读《山庄背影》,我们眼中有大清的辉煌,而更多的是没落王朝的悲凉;
读《伞下侗寨》,我们将发现华夏千年进程中各民族兄弟从远古到现代的血脉相连;……如此种种。
《文化苦旅》首版是1992年,在这近30年的时光中,余老师多次修订,出版社一版再版。读者也历经几代,但常读常新。近几年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
我自己从1997年至今,多次阅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又有不同的感触。曾有一段时间,身边有许多人说读不懂这本书,他们很多还是专业技术人员,文化水平并不低。
我想,他们读不懂,应该是对“文化”这个词的含义理解得比较模糊造成的。“文化”这个词我们许多人看似很熟悉,但并未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侧重精神财富。”
而余秋雨老师在他的《何谓“文化”》一书中则说“文化是一种集体人格”。表述有异,本质相同,文化重在精神层面。
深入理解了“文化”一词,再去读《文化苦旅》,你就会深刻地理解余秋雨老师在书中表达的“苦”。这种“苦”,一方面促使你思考、奋发,另一方面也启迪你值得为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和自豪……
余秋雨老师曾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他写文章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四字成语。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老师都教我们写作文要多用四字成语,这样文章才生动有文采。而读了余老师的文章,特别是《文化苦旅》,你会真切地体会到,四字成语并不是写出好文章的法宝。
都说此生无悔入华夏,建议大家都去读读《文化苦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