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2017年高考,全国三套卷都非常明确的考查了逻辑推断,于是2018年高考前各地铺天盖地地为学生讲逻辑知识,大练各种类型的逻辑题,甚至有的模拟题过难过深而使备考学生深受打击。2018年高考结束后,模拟题中逻辑推断题的位置在全国Ⅰ、全国Ⅱ、全国Ⅲ中分别被流程图、组合续写、框架图所代替,于是是师生们认为逻辑题不考了!2019年备考中,逻辑知识与逻辑练习已淡出了高三师生的视野,逻辑题真的不考了吗?
我看未必。仔细研究2018年高考真题,课标Ⅰ的21题流程图、课标Ⅱ的21题组合续写及课标Ⅲ的21题框架图,我们会发现它们并非只是传统题型的回归,从外形来看是传统题型,但从实质来看,渗透了严密的逻辑知识,不用逻辑推理,这三道题无法归纳整合出答案。但在2019年的高考模拟题中,许多命题人在21题的位置上仅仅考查简单的图文转换或仿句,而忽略了此题中最重要也最具难度的知识点:逻辑推理。
在距高考仅16天的时间,提出重视逻辑知识的复习,并非扰乱军心。第一大题的论述类阅读的第2小题,第二大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读图和简答,都毫无疑问地会考到逻辑知识。并且教育部考试中心于涵、赵静宇、李勇在《新高考语文科的定位功能和考查内容研究》一文中指出:“新高考语文科在考查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和素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考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例如,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文本能力的基础上,设置批判性思维试题,考查考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判断和寻找证据支持判断的能力;在能进行科学合理评分的前提下,设置更多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个性化表达。”
语言文字应用历来是高考改革的实验田,2017年对逻辑知识的显性考查只是一个引子,目的为引起广大师生对逻辑的重视。而2018年已是隐性考查,2019年有可能在2018年21题的基础上,对逻辑知识的考查可能会更隐更深。
因此,高考前要复习一下逻辑知识,阅读和写作时更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