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中内课的时候,老师讲到癔病的时候,给我们分享了一下她以前在医院上班的科室的一段故事,她说,医院收入个怪人,这个病人折磨的每个值班医师都很苦恼,因为他时不时就会发作,发作表现就是全身抽搐。
可是他的全身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可就是没发现他有哪里不对,抽搐发作的时候,给他注射镇静药也不管用。一天能发作7-8回,可是过后又没事了,安静的躺在床上,和正常人一样。
大家都检查不出什么疾病,这天,轮到我们老师值班了,交班的时候值班医生还让她特别注意这个27床的病人,一天得去处理他7-8次,老师说,她刚接手病例没多久,就听到了护士的传呼声:“医生,快点过来,27床的病人又发作了。”她赶紧跑过去看,发现病人平躺在床上,双手紧紧抓着,向内收缩,双脚蜷缩起来,全身在抖动。一旁是病人的家属,一位憔悴的母亲和一个年轻的哥哥,母亲看到孩子发作了,哭的不成样,已经瘫倒在地上,只剩一口气,哥哥在旁边扶着母亲,看着自己躺在病床上的弟弟,眼里也有泪水。
老师跑过去,让他哥哥帮忙按住病人, 她拿出手电,正打算打开病人的眼皮,看看他的瞳孔是否收缩时,躺着的病人突然睁开眼睛,用手抓着她的工牌,看了看,突然说了句:“原来你是杨医生啊!”随后又躺那,开始抽搐起来。
老师说,她当时就懂了,还有意识和她说话,根本就不是什么癫痫发作,他这是癔病。
随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癔病,癔病(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这时的躯体症状便叫做转换症状,转换症状的确诊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
一大堆文字给我们放在公屏上,随后老师说,简单的说,癔病是一种精神病,就是一种若是有观众出现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一种极具夸张的行为。也就是正常的时候正常,不正常的时候就各种夸张的表现。
确定了他的病情后,老师和家属说明情况,让家属回去一个人,只留一个人陪护就行了,家属还不太相信,好好的,怎么会有了精神疾病呢?
老师说,原来他们家里极其重男轻女,他们家里生了3个男孩,2个女孩,这个病床上躺着的,是家里的幼子,家里只有他学习最好,考上重点大学,还担任学校里的学生会主席,家里人都以他为荣,而他的母亲,更是觉得她的儿子优秀至极,达到无人匹配的程度,认为没有女孩能配得上她的儿子,以至于,孩子在大学谈了个对象,带回去见家长时,这个母亲不满意,就私底下悄悄和女孩说话,让他们分手,为了避免死灰复燃,她欺骗女孩说她孩子有病,怕她以后在一起会受罪什么的。分手后,她的孩子就开始出现这种症状了。
说到这,老师就感慨了下,做家长的好好的管那么多孩子的事情干嘛,第二天她就让他们办理出院手续,去找心理医生治疗去了。
这个故事值得深思,父母过多的干扰孩子,会导致他们出现一系列很抗拒的行为。孩子长大后,还是多多尊重他们的想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