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之六——无题

作者: 灰叔漫画 | 来源:发表于2018-11-18 11:30 被阅读30次
杂感之六——无题 酒为文媒,文为酒媒。冬日的屋里太冷,几杯热酒下肚,几本发黄的旧书为伍。吹吹牛逼,侃侃大山,书房一日,历史百年。

有些人属于诗和远方,有些人属于眼前的生活,前者多半是文墨君子,后者多半是营商之辈,还有人为了生活的有滋有味,有梦有趣,活在两者之间,清代有个诗人叫袁枚,出身师爷家庭,天资聪明,精打细算,既有很好的文采,又有很强的交际能力,他想当陶渊明,但他并不想“乞食”度日,而利用自己的社会名望,换取最大的利益,他花300两银子,买下了废弃的随园,但要重新打理,过优越的隐居生活,则需要充足的经济保障。而此时的他,只是做了几年的小官,并无多大积蓄。赚钱,实在也是情势所迫。他的敛财方式有多种,他将随园边上的田地,租给农户养鸡种植。不仅每年可收租金,且日常开销的鸡鸭鱼肉,蔬菜瓜果,都有农户直接供应。且他曾在安徽滁州购有田产,也可收租金。仅此一项,袁枚的生活至少可以不为五斗米发愁,但这还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在当时已经名扬天下,社交活动频繁,而仅仅依靠这些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他利用的名望做网红,著作都是当时的畅销书,家里就有刻版印刷的作坊,自产自销,声名远播,洛阳纸贵,这也给他带来的不菲的经济收入。而其受人诟病的是,利用自己的名望,给名公巨卿,豪门富户写了大量的传记和墓志铭,其间有人奉送的润笔竟达千金。

其他诸如广受弟子,获取束侑。这是典型的文化性商人……

杂感之六——无题

还有一个人叫吴敬梓,典型的文墨君子,写了一本书叫儒林外史,出身官宦世家,少年豪富,中年家道败落。他隐居南京,与一帮同样不屑于钻冥营的文朋诗友过着穷苦日子,边种菜,一边写他的书。但他绝对不是为了自己的清高而不顾家人死活的迁腐之士,他把儿子当成知心朋友来看待,自己反对走科举道路,却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个颇有操守的文职官员,一个精通数学的学术干部。

历史不忍细读便是如此,回望过去,看到太多人性暗面及人之无奈!世上无神,只是造神的人太多了而已!

杂感之六——无题

相关文章

  • 杂感之六——无题

    有些人属于诗和远方,有些人属于眼前的生活,前者多半是文墨君子,后者多半是营商之辈,还有人为了生活的有滋有味,有梦有...

  • 防疫杂感之六

    我们以为的历史真实,不过是以今度古、想当然耳!

  • 无题(杂感)

    偶尔觉得,人生很长 长得望不见去路 偶尔觉得,人生很短 短得往事几件数完 记忆里星星很美 我在这里,望不见星 未来...

  • 无题杂感

    一手只能一手拿,顾得鱼儿丢掉虾 不能因小而失大,丢掉西瓜捡芝蔴 好狗也能看好家,好牛也要鞭子打 好驴也要用手牵,好...

  • 无题杂感

    前两天应情应景想起了小学时的一位老师,他应该是顶岗的老师。 不知道又或者说是忘记了他是怎么出现的,后来又去了哪里。...

  • 无题(杂感)

    书是阅不尽的座座高山 路是走不完的崎岖蜿蜒 你纵有千般绝技 我不解万种风情 世间没有唯一的答案 如果有 只能是 心甘情愿

  • 无题杂感

    昨晚10点就躺下了,所以今天醒得早,一看手机,刚刚5点,起床日更呗。 可我心中杂乱,却不知从何写起,还是整理下自己...

  • 杂感无题

    也许是太过于印象深刻了,脑海中又突然冒出了今年该去谁家过年的问题了,虽然现在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还是在我不经意...

  • 无题,杂感

    1.5年前的戏言,不幸被言中,我不仅没有为我超前的意识能力感到高兴,反而感到有些许无奈。 2.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

  • 无题之六

    纪念下第一次去南锣鼓巷~ 其实这次去主要是帮妈妈找回忆~因为她十五岁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就是被熟人带到了中央戏剧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感之六——无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aw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