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演讲打卡练习第814天感受变化,每天一分钟,成为最美好的自已
我天生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看到别人遇见困难,总是忍不住想要提供帮助,可是总忘记询问别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按自己的想法去链接资源,等到把资源提供给受助者,才发现自己只是一腔热血,并没有了解别人的需求,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社区有位孤儿,仅靠残疾的爷爷和大字不识的奶奶抚养。孩子上了二年级,是一颗好苗子,如果能够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和关爱,她会不负众望,有所成就。我私下联系了区妇联的领导,她介绍了一位女企业家给我,而这位女企业家认识一个公益组织的负责人,她说可以帮助小女孩申请基金会的资助,唯一的条件就是让小女孩同意照片的使用。我想可以资助到小女孩一直到上大学,这样好的事情,爷爷奶奶应该会同意。可是结果却出乎意料,爷爷奶奶担心照片的使用会给小女孩带来不好的影响,宁愿条件苦一些,也不愿意接受基金会的资助。
我刚开始面对这个结果的时候,有些无法接受。觉得自己的好心帮助,没有换来别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很受挫。后来我再思索小女孩爷爷奶奶的话,才明白人是需要尊严的,小女孩也是一样的。她即使没有了爸爸妈妈,她需要的不是别人的同情和怜悯,而是尊重和陪伴。如果仅是物质上的需求,解决问题反而简单。可小女孩需要的是陪伴和引导,这个要用时间和精力去实现,不是大部分人能够给予的。
前两天看到朋友的爸爸得了老年痴呆,我打电话咨询了区残联的朋友,她说如果通过医院的鉴定,评定为一二级残,可以每月领取七十元的补助。我把消息告诉朋友,还打算陪她一起去残联办这件事情。朋友说跟母亲商量一下,再回复我。
我等来了朋友的回复,她说父亲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如果去申请残疾补助,有可能钱还没下来,说不定人已经没了。她和母亲打算放弃申请残疾人补助。当事人已经说了不需要,我还能说什么。我能够给予的也只是物质上帮助,朋友父亲现在更需要的护理照顾,可是这个我不知道哪里可以提供。在帮助别人之前,要问清别人的需求是什么,并尊重别人的需求。不要盲目行动,否则就如我一样,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