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懒人乔伊若”老师介绍的PPT课程,对PPT有了新的认识。以前的课程介绍思维思维和操作的,但今天的课程给人一个高屋建瓴耳目一新的惊喜感。因为有7点
1.战略:学习起点和目标
老师开门见山,问我们现在的PPT水平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PPT高手呢?这就是一道人生哲理题——我在哪里要去哪里?
之后老师给了一个衡量标尺。从0~100分,然后从4个维度测量。让我们明白了,自己现在的PPT水平和要去的方向。找到了起点和终点,虽然中间的路途可能不同。相信只要知道了终点,总是有方法可以去。
2.知人—常人的水平
打分时的4个维度:软件、模板、设计、玩耍。每个维度都有不同的打分区间,若30就是内容齐全阶段,60分就是工整阶段,90分内容好看的阶段。常人的水平也就是在25~85之间的一个水平就可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7855/ab907a33acc10677.jpg)
3.战术一模板要一鸭多吃
以前认为模板就是拿来就用,不需要做任何改动。今天才明白一个模板,可以多种变化。犹如一个鸭子可以做成烤鸭、老鸭汤、片皮鸭等多种吃法。
我们拿到一个好看的模板,想用熟用透,可以3种应用。
1)改图改色,变成新的模板。
2)加减同类元素,例如我们经常会列举两个并列的元素。数量从2—8。一个好看的模板,看下他目前的元素有多少个,然后做适当的增减变化。
3)图片增加或减少。如果有一个模板,原来有三张图,但是我们实际的实际中只有一张图怎么办?或将图适当的裁剪或扩展加渐变色增加面积。
4.思维:找准重点
不是做单张PPT的训练,而是做多页PPT的。一定要注意:“每个人的理解不同,重点也不同,设计呈现也就不同。所以以后要给客户啊,领导做PPT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重点的句子和词语是哪一些?重点找错了,越好看就会越跑题,南辕北辙的感觉。
举个例子,一个文档也许有三种表现形式,为什么呢?因为重点不同。
5.落地:就地取材
学做饭,有些人是从菜谱学习,根据菜谱,准备食材,再做饭。但实际生活中呢?实战派是先看冰箱里有什么,根据食材来做菜。
知道呈现是什么样子(what),也要想想为什么要这样画(why)。
比如宫保鸡丁要准备要要怎么要做哪些准备,然后如何做?那么现在有鸡肉了,可以做什么?这就是两码事,实战训练中是先有内容,考虑重点,完成PPT的呈现。那么如何转换呢?
看到一个PNG文件,就想下可以用在哪里?如何应用?并打包做好例子。这样以后就可以直接借用了。
6.反思—排版4问
传递了什么样的风格?
适合呈现什么样的内容?
有哪些注意的事项?
有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
例如比如拼图,会不会自己会不会拼图,那么各个图片的比例会不会一样?大小不同怎么办?文字内容不同,内容多少不同怎么办?
7.巅峰—PPT高手的练成
PPT的高手不是只会PPT,一定是与其他优势结合。形成了一个长板,像滚雪球一样的,增速发展才会变成高手。然后降维打击一般的PPT人员。毕竟1+1>1,优势加PPT的能力总是大于只会做PPT的。
那么优势就会有哪些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7855/91d95f2cca2b7bf1.jpg)
PPT是一个工具,不同的人加上自己不同的优势,然后再加上PPT的技巧,可以展现出来不同的东西。千变万化的变化。
最后,希望我们在PPT学习中,知己知彼,多思考和反思,举一反三,结合优势,坚持练习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