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翻出一本笔记本,上面有辞赋听课笔记,分类整理下来,已不记得讲课老师是谁了,真是抱歉。——题记
辞赋中的隔句,是指含分句相对偶的句子,其特征为句子内有分号。
中唐后将“隔”句细分为“轻隔、重隔、疏隔、密隔、平隔、杂隔”六种。
多分隔句,其实就属于杂隔:
(1)白居易《赋赋》:其工者,究精微,穷旨趣,何惭《两京》于班固?其妙者,抽秘思,骋妍词,岂谢《三都》于左思?
(2)翟楚贤 《碧落赋》:其色清莹,其状冥寞,虽离娄明目兮未能穷其形;其体浩瀚,其势渺漫,纵夸父逐日兮不能穷其畔。
这种多分隔句使用较少,在以后的创作中,可以随文而定,可以“偶尔露峥嵘”,然不宜多用,做些受累不讨好的事。
一般说来,这种多分隔句,一则当尽力于非句脚处加韵,以克服因句长而韵声隔远状况;二则当尽力灵活运用“内外对”等较高深的对仗手段;三则当尽力以谋之以巧,合理地利用些声韵学原理。四则需要些“融骈融散”手段。
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如《凝翠阁赋》有句:是知一阁凝焉,非七峰之自然,是七闽之缩版;七峰翠也,本一路而来者,偕一梦而抽芽云尔。
去年还搞过一次更狠的“前不见古人,后料无来者” 游戏,弄了俩18分、22分隔句呢,贴来供诸位兄弟姐妹一笑。
《媳妇寨赋》:
老道厚颜自白:贫道掌八卦之炉,负金丹之责,解千灾,消万疫,一枚抛掷,必使翁姑体康康,人奕奕,奈何急性而来,是以葫芦未掖,堪惜堪惜。
碧霞笑靥浅盈:小仙辖九州之事,摄岳府之兵,为百善,佑群生,五岳纵横,当教妯娌功伟伟,世惊惊,莫若分头而去,试诸仁孝之诚,且行且行。
《媳妇寨赋》:
三妯娌历百阻,苦千茹,至梨生之处,谢上仙之赐予,六手轻举,放地上筐篮以贮,归罢翁姑咀咀,一身病去,毫无痛楚。
二神仙登九重,奏一封,皆拳抱于胸,谈下界之行踪,两人所逢,夸人间情意之浓,闻而帝后邕邕,满脸笑容,若有赏封。
总之,这些句式不仅具有“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的形式美感,而且字数增多,内容含量比单句对增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