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00690/86921e15f18f370d.jpg)
(一)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新年是快乐的,有好吃的,有新衣服,有红包。新年是热闹的,放鞭炮,放烟花,亲朋好友相互走街串巷的道新年好。新年是忙碌的,当然是大人们,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过年要吃的饭菜,蒸糯米丸子,蒸米粉,做蛋饺,炸油泡,炸麻花……听到大人常挂嘴边的话就是: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
(二)
大年三十,音箱一大早就开始播放着噼里啪啦的新年歌,电视机里也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准备花絮。爸爸妈妈在厨房忙碌着,我们姐弟三个穿着爸爸买的新衣服,吃着花花绿绿的糖果跑来跑去。
我们最期待的一个环节就数年夜饭后的发红包。爸爸总要给我们制定一个任务:写作文。这是我最怕的事情。姐姐文笔最好,总能洋洋洒洒的写满两页信纸。爸爸一边读,一边夸她内容写得好,字也漂亮整齐。弟弟的也不赖,爸爸看完就会马上拿出事先准备红包塞给他,一脸的宠溺。到我的时候,我总是扭捏的站在爸爸面前,迟疑的拿出没写几个字的信纸,里面的内容还是偷看姐姐作文之后,按记忆拼凑出来的。爸爸看完也还是会给我红包,而且跟他们一样多。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会马上接过来放在棉袄的内侧口袋,捂得暖和。晚上躲被窝里拿出来看了又看,摸一摸,闻一闻。
(三)
印象最深的一次过年,是姐姐刚毕业那年,她外出打工没有回家。我们像往年一样吃年夜饭,发红包。吃完收拾好桌子,平时话不多的爸爸兴致勃勃的去楼上k歌。醉醺醺的他,拿着话筒唱着走调严重的《流浪歌》,音箱时不时扯出刺耳的声音,我和弟弟在旁边笑个不停。哪知一会儿,爸爸边唱边哭起来,从沙发滑到地上,鼻涕眼泪到处是。我一下子就慌了,只会拉着爸爸说别哭了。弟弟赶紧去告诉妈妈。妈妈嘴里嘀咕着:叫你少喝点总是不听,像个疯子一样!脸上却掩饰不住的难过。把爸爸拉回座位上后,他两只手捂着脸,像个婴儿一样,呜呜的哭着。说姐姐一个人在外面不容易,太可怜了。我就站在爸爸旁边,不知道说什么。虽然很难过,却也十分的羡慕姐姐,爸爸这么的心疼她。心里想:爸爸爱不爱我,以后会不会也这样的疼我呢?
(四)
大年初二开始,我们就开始去亲戚家拜年。其实拜年对家里其他人来说是一个任务,没人愿意去。因为亲戚太多,路途又远,反正哪里都跟家里一样的吃喝。但是我很乐意,所以大部分都是让我去。
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出门最多的是骑自行车,叔叔们带着我一家一家的拜年,吃饱饱,口袋装鼓鼓的回来。如果遇上天气不好,就在路边哆嗦半天等三马(一种机动三轮车)。可是我总特别的开心,因为我终于可以见到想念很久的姐姐们。
小时候,家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爸爸又在外地工作,妈妈忙不过来,我就差不多天天呆在隔壁大伯家。大伯家有四个大我很多的姐姐,每次走哪都会带上我。他们带着我去地里种菜,挖萝卜,带着我去摘茶……特别的疼我。后来,她们一个个出嫁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聚齐。如果遇上妈妈心情不错,就允许我在她们那里住一晚。虽然挤在破破的木板床上,但那总会让我开心好几天。
直到现在,虽然远嫁了,每年我都会回去拜年。今年的票不好买,妈妈让我不回去算了,等春节后回去多住几天。来不及去拜年,亲戚们也不会怪罪。思考了很久,还是决定要回去。现在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工作,都在马不停蹄的忙碌着,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每次说有机会过来玩,但总归只是说说。小时候她们给我的陪伴影响了我几十年,并将一直持续下去。我也希望以后真的能有机会一起住几天,把我像个孩子一样的疼爱,我也像个女儿一样的孝敬她们。
(五)
结婚之后,都是在老公家里过年。刚开始面对不习惯的饭菜,不习惯的风俗,特别的想回家。但是婆婆有着“封建”的传统,为了不跟她产生矛盾也就只能将就着,但心里总有一些委屈。
一眨眼,今年是在这边过年的第九个年头了。我早已习惯这里的饭菜,这里的生活习惯,也可以跟大家和睦相处。现在交通便利,平时跟父母联系也越来越多。我慢慢敞开心扉,愉悦接纳一切,公公婆婆待我也越来越好。其实只要心中有爱,在哪里过年都一样。
嗨,祝你新年快乐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