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朋友圈做了一个实验,一开始是想要提取出“另一个52赫兹”,结果产物是“我的自以为是”。
我似乎凭自己掂量不出自己的斤两,无法明确自己做一些事情和写一些文字的价值。我有点抗拒把这种感觉定义为“孤独”,因为在我开始享受它之前希望能尽量避开,这样比较容易清醒地存活着。
有件事很奇怪,在刚入驻朋友圈的那段时期,每天一条动态都算少的,我几乎只要有一点机灵可以抖抖看都会立刻拟成段子配一张莫名其妙的图片。也是偶尔有赞几乎没评论的状态,可我没有那么强烈的渴望被簇拥感。而三天发一条都觉得多了的今天,每一则我都小心包装,力图高级。我会下一个编辑图文的软件,从挑壁纸的app里精选插画,然后从典故到韵脚,有时还摘选正在看的书里的内容,强凹感想。每次费劲苦心做这件事的时候都志得意满,想说这么劳心劳力一定可以吸引某些人的目光。被定义成文艺青年或是矫揉造作我都想到了。可我还是没有控制住,我为了避免是因为夜晚而引发的感性而特别把这件事放在早上去做。
这样的图文我前前后后大概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其实每一次我都告诉自己——可以了,没有人在乎你是有才华还是有深度,你影响不到他们各自的生活,可以不用再这么取暖了。
我一次次地发着,我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后还是发着;有几天把朋友圈关闭后,再写了一则打算孤芳自赏的时候还是在某天解锁发送了。与其说我是在怀疑这件事是不是有趣的,倒不如说我是一直在寻找某个人或者机会,证明我这么做是值得的,或是不值得的。
我很年轻,我没办法说——算了,你就是不行,你就是写不出好东西来。也不认为这样用心包装自己的想法是一件不应该公示的事情。我用了技巧,把情感放到戏谑的小事里,还用了“假诗非诗”的自嘲豁免我被指责“卖弄”或是“无病呻吟”。
下图为例——
这是今天早上发的 当下的评论及4个赞这就是我实验里的一个周期。我说想开公众号的时候是真心的,哪怕只有一个人,其实我也知道一定总有几个人会乐于听我的故事。我大可以像一个高傲又敬业的舞者在只有一个观众的剧场里用心演出。可我除了这个借口,终于诌出了另一个更动听的理由可以说服自己划上句点。
我以前觉得自己是在找观众,一年过去了,有三五个人持续给我供应着光和热。可我一边感激着他们的善意,一边又遗憾着一些东西。
刚毕业工作一年,所以一年前我的微信里都是处得来的同学或是家人,没有加过一个我不想和他有任何交集的生命。而这一年里加了很多工作上的陌生人,以及开始想认真发展写作后加上的一些我想要学习的前辈,和一起进步的入门者。这样,我就有了一个较大的鱼塘,我作为一条寻求伙伴的鱼应该会比较有机会得到那个伙伴。而一年后,我发现没有。
我懒得去找理由,或是分析这件事合理或是不合理。没有就是没有。
所以我努力过了,然后没有得到我想找的那个人,那这个实验就可以停止了。
像我自以为是的展开这个实验一样,我也自以为是的把它终止了。
我最近听了一个作家关于他对“新媒体运营”的烦恼。他是立志把写作当事业去经营的,在寻找有效的运营手法推广自己想要传达的内容。
他很吸引人,年轻、有趣又有逻辑。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专题的主编了。然后我从那篇文章开始倒着看,一直看到他在简书发的第一篇。他让我看到了文章的另一种可能性,有幸加了微信,然后就更多地了解了这个人物。
而在我看完那篇文章,大概两个月后,他就再也没发过类似风格的文章了,有没有写我不知道。我并不讶异,因为他之前的写作是基于他的脑洞展开的,然后已经展示出他惊人的才华了。无论是文笔还是逻辑我都望尘莫及,何况他实际还比我小两岁。终于他长大了,他说他在毕业和就业中感受到了压力,他的被动成熟抑制了一部分他编织童话的能力。
我们都喜欢余华,他喜欢《活着》,我更喜欢《在细雨中呼喊》。他会因此激发出更有力量的文字也说不定吧……
和他不同的是,我还不够格把写作当成事业。我毕业了,然后在国企工作。节假日跟着法定走,五险一金员工福利一应俱全。我很适应这个状态,不急不躁,不愠不火,早睡早起。在这种小火慢炖的日子里,为了平复自己因为年轻偶尔焦躁的心,需要看一些书,写一些东西,延续大学里在做的事情。
我逐渐和自己的平庸和解,力图摆脱自己对于“侥幸”的幻想。
朋友圈告别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