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母爱是热情,外显的,那么父爱则是深沉,内敛的。
相对母亲,父亲多数更加沉稳,粗线条,更少用言语表达对孩子的爱。
小时候孩子更多需要来自生活方面的照看,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关爱更多。长大结婚后,面对工作,家庭,人生,更需要来自父亲的人生指点。
母爱是细微,温柔的;父爱是粗犷,深远的。
在我人生前35年,我始终认为母亲比父亲更有智慧与担当,母亲对家庭的付出更多。
现实中爱交流,爱说话的人总会得到更多认可,趋同。沉默不语,不善言辞的人往往会被误解,被错误对待。
母亲对父亲有意见时,两人产生矛盾,冲突时,她总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唠叨 ,抱怨,倾诉常常不绝于耳。但总是讲的很有道理。父亲面对母亲的抱怨,唠叨,从来都是不言语,以沉默对之。就算母亲诋毁他在儿女跟前的形象他也没有反驳过。顶多气急了,一个人默默走开。
每次他们吵架,没有人会主动叫父亲吃饭。只要没人叫,父亲总是不好意思吃。最后我总是受母亲小声指使去叫父亲吃饭。
时间久了,我慢慢相信,认为都是父亲做的不对。认为父亲是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能力的人。
随着自己结婚,生子。经历夫妻关系,公婆关系后,我对父亲的认知慢慢发生了变化。
原来父亲一直是包容,忍让,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只是因为沉默,不争辩,被误解了。
1.
结婚时,父亲曾经说过,聪明的女人更善于夸赞,表扬男人,让男人心甘情愿为自己遮风挡雨。而自己不但活的轻松,更能得到丈夫的疼爱。
后来慢慢观察发现,父亲说的很对,家庭幸福,丈夫有作为的男人,妻子更善于激励男人。教育孩子,也如出一辙。
2.
自从母亲生病常年需要吃药后,父亲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母亲的药费7年以来从最初的每月200多元,到现在的每月2000元,全靠父亲支撑。父亲经常说:“只要能借来钱,我一个人工作5年就可以还清你妈妈30万的手术费。”
3.
母亲生病,常年失眠。母亲属于早睡早起性,父亲却习惯晚睡晚起。
母亲总是习惯早上5.30叫醒父亲。习惯让父亲按照她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不管父亲是不是愿意。
母亲更在乎儿媳,外人对自己的看法,完全为了别人的看法而活。父亲更愿意先取悦自己,让自己舒服。
3.
记得以前母亲与弟媳吵架,晚上弟媳吃完饭把碗筷仍在水池子就直接回房了。我和妹妹都说别给她洗碗筷,感觉弟媳太没有家教。厨房早已清洗干净。父亲去清洗时,我们都强烈阻止不让父亲给弟媳洗碗筷。
父亲却说:“都是小事,等到30岁,稳重就好了。”当时觉得父亲软弱,现在感觉这确实是一种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