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超市买菜。挑选的时候,有人说话,我心里一动——好熟悉的口音,忍不住回头去望。却不见是谁。
到结账的时候,老板一开口,才发现竟然是他。
第一天,他一共说了没几句话,我只能判断他跟我是一个地级市的人。
今天下午超市特别忙,老板说话很多,我可以确定他跟我是一个县的,甚至临近乡镇的——口音一模一样。
我忍不住去看他,端详他的容貌,没见几次面的人,相貌都让我觉得熟悉了。我甚至在心里问:我是不是认识他?
我的普通话基本上是听不出口音的。老板看我看他,只是笑了笑。
照理说他乡遇老想,应该喜出望外,急忙相认才是。
可是我踌躇不决:我是个社恐,很不善于闲啦,即使是老乡,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我和蓓蓓不一样,她是社牛,要是她遇上这情况,早跟人拉得热火朝天说了三车子话了。
而且这位老乡是在这里开商店,我要认他个老乡,说不定今天买的东西就要推让一番,这个我更害怕——咱还是一码归一码吧。你做生意不容易,我挣钱也不简单。
那么最简单的还是先不认吧。等我想好了再说。
说乡音如水,是因为她几乎无孔不入——不管怎样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只要出现那个声音,就异常清晰地钻入耳朵,比特意去捕捉都要准确百倍。
声音我们很难描述,这个地方的土话和那个地方的土话(土话是本乡本土的话,不是土里土气的话,没有贬义。本来可以用方言来指称,但是方言太书面了,不如土话——一方土地上的人口头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地域差异大的,可能还能说出典型区别,一个省内呢,一个地市内?甚至一个县南北东西都会有细微差异。这些差异很难文字描述,但是那个地方的人一听就听得出来。
正如各地的水,各种类型的水,看上去都一模一样,然而喝起来却各有各的味道。
202209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