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写在正月初三的复盘,我得更加聚焦

写在正月初三的复盘,我得更加聚焦

作者: 丁涌 | 来源:发表于2020-01-28 22:06 被阅读0次
IMG_20180924_131044.jpg

今天是大年初三。

今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因为武汉的肺炎疫情,致使大家都取消了聚会和外出。

因而也就可以静下心来,宅在家里,有足够的时间 ,对近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做一个总结、复盘和思考,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时间有它的节奏,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时间又是公平的,对每个人的长度都是一样。只有做时间的朋友,持续做正确的事,才能有自己的一份收获。

每天的俯卧撑还在继续,一群人已经持续做到了第379天。杨龙飞律师带动的法律讲师群的每日朗读打卡,我已经持续了13天,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进步。

而我近一年多,持续做的,我认为重要的事,是在打造一套持续的从知识管理、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包括持续写作,进而完成工作成果的系统能力。

这几天,再次听课,看笔记。对照自己,作为一次复盘。

我所打造的这个系统,是用的一套工具和方法论,来打造自己的知识管理、时间管理和行为管理的系统,目的是使得自己能高效地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获得高效的工作和注意力、创造力。

我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印象笔记”APP,用这个工具来管理自己是所有的信息流和工作流。

以前,在使用工具上不得其法。把所有的信息都往印象笔记里面丢,越丢越多,疏于整理,也就调取困难,也就慢慢地放弃了。

后来,接触到了朋友“赋能懂事局局长”的课程“外挂大脑训练营”,他把印象笔记比作人的外挂大脑,让这个外挂大脑有序储存信息流,从而解放自己的内置大脑。

我觉得这套方法论和具体方法,非常适用,于是乎听了课,按照他的方法,完成了全套笔记本体系和标签体系的建立,按照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作为每条笔记标题的方式,建立笔记,还有就是给自己的要求是每天写晨晚间日记。,把所有收集到的信息和工作信息,都加到了“印象笔记”中,这样在需要找信息的时候,都能在这里找得到。

基本上养成了使用“印象笔记”这个工具作为外挂大脑的习惯,也相比以前来说,感到在信息的收集和调取上更加轻松和高效。

这几天,趁着有大段的时间,再次复盘整理了自己的这套系统的运用能力,再审视自己运用这套工具和思维的能力和认知,这才发现,自己的理解还不够,没有充分用好工具,或者说,还有极大的提高的余地。

没有仔细地复盘和思考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使用工具,特别是用印象笔记管理知识的能力,如果不是刻意地和高手相比的话,似乎觉得在周围的朋友当中,我的知识管理的能力还算够用吧。

比如,在知识的收集上,我已养成用印象笔记收集一切信息的习惯,这包括电脑端的网页等信息,手机端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包括音频、视频、公众号文章、微信聊天长截图等,都可以做到一键收集到印象笔记,并打上相应的标签,需要的时候能够输入标签高效调取。

在知识的整理上,按照学习、生活、工作的大类再划分小类别,再按照黄金圈法则作细分,能够快速找到相应的分类信息。并用标签标记多个笔记本,实现了另外一个维度的分类,调取更方便。

而在工作流的管理上,目前通过对于人物标签的管理,能快速找到对应的事务。

看似好像还行。我发现,因为惯性,因为懒惰,也就在这样的状态中自我满足了似的。而通过复盘,我才发现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这是因为,我只是做了最简单的收集和部分的整理,没有按照“收集——处理——组织——回顾——执行”的完整流程来处理信息流,浅尝辄止,只用了这套高效系统的一小部分功能。

这几天再折腾了一次,发现没充分用起来是亏大了。还好不晚,现在用好用起来还不晚。

“外挂大脑训练营”对于任务管理的思路和设计,是按照GTD原则来设计的。所谓GTD原则,就是把事情搞定的意思。按照这个思路,一条信息录入笔记以后,就要按照GTD原则来进行处理。首先,要区分这条信息是否要引发行动。如果不引发行动,那就可以打上相应的标签便于日后查找,放入“归档资料”笔记本内,如果不需要,则删除,放入“废纸篓”笔记本内。

而如果是要引发行动的,就要区别对待。如能够2分钟内立即行动的,如给同事或客户打个电话,那就立即行动。

如果是需要别人配合完成的工作,则归入“等待事项”笔记本,打上需要对接、配合的人的标签。

如果是需要自己完成的工作,但不能立即完成,则打上标签,归入“下一步行动清单”笔记本内,如果完成日期明确的,则把它移入手机的“日程表”,设定提醒闹钟,到时间则立即去做。

如果是不可能马上去做的事,比如你看到的一篇优质的欧洲旅行摄影游记,你想去,但不是马上,那就可以放入“将来可能清单”中。当你假期快到的时候,翻阅下这个“将来可能清单”,或许就能找到旅行的灵感。

还有,就是在“下一步行动清单”中,如果有反复做的工作,如“律师业务”、“晨晚间日记”,可以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再新建一个笔记本组,叫“执行项目”,把这些项目列入,以便管理。

上面这些步骤,可以称为“处理”,接下来的步骤,是“组织”,就是对上面的笔记本进行定期的整理和调整。再接下来,以上帝视角去俯瞰所有的笔记本中的事项,跟进并执行,主要是将事项放入“下一步行动清单”和“执行项目”中去执行,还要按照每天、每周、每月的方式去组织回顾。

最后的一个步骤,就是“执行”。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可以把所有信息组织整理好,存放在一个安全、可靠、有逻辑的系统中。这样大脑就处于清空状态,做事处于一个好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会专注和高效的完成,能做到同一时间专注做同一事情,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生活是一股信息流,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外挂电脑,让信息经过GTD的信息管理流程,从收集到处理再到组织,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把各种事情搞定,再归档信息,我们还需要定期的回顾,调整信息流,这样的话,我们的外挂大脑才能不断地更新迭代,运作得越来越好。

这一块的GTD原则的部署,我是已经部署在印象笔记中了的,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用得少,也就效果不好,没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一开始是怕麻烦,然后就习惯了。另外就是理解不透彻。

想明白了这点,就要从现在用起来。

唯有行动,才能改变,才能形成新的习惯。从今天起每天回顾做起来,先把“每日收集箱”的笔记开始做整理。首先是每天的新的笔记,按照GTD原则整理完毕,然后是每天整理以前的笔记至少20条。还有,用印象笔记工具,做“股权设计”项目的专题整理和主题研究。

相关文章

  • 写在正月初三的复盘,我得更加聚焦

    见 今天是大年初三。 今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因为武汉的肺炎疫情,致使大家都取消了聚会和外出。 因而也就可以...

  • 我的复盘-多尝试,不试怎么知道结果?

    #微复盘第46次复盘 复盘目标: ——多尝试,不试怎么知道结果? 复盘内容: 聚焦问题:让我犹豫了很久的资料上报...

  • 1月复盘

    写在前面:复盘可以更加的明确方向,提高自我认知,不断的精进和内省,所以这件事会一直坚持下去。 梳理年复盘和年计划仿...

  • 2019-06-12

    今天是财富自由复盘第二天,Marco老师再次对课件的内容进行了复盘、讲解,让我对上课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入,更...

  • #微复盘第45次复盘

    复盘目标: ——聚焦问题,整理心情,正确对待焦虑 复盘内容: 聚焦问题:昨天晚上没有睡好,早上起来状态不佳,直接影...

  • 如何提高执行力

    每年工作复盘时我总会习惯性的去盘点自己的个人职业优势,便于自己在未来职业发展选择上可以更加聚焦于自己的优势领域。 ...

  • 某次产品设计的复盘反思-2020年3月

    0写在前面 先纠正自己对复盘的认识,我原来理解的复盘太片面了,以为复盘就是对问题的反思。其实,复盘不只是总结失败的...

  • 200615日复盘 D001

    00写在复盘前 复盘,像一座大山; 我是愚公,把山移开! 01对昨天反馈的思考 没有记录,没有复盘,想不起昨天做了...

  • 职场篇:聚焦与复盘

    前言 聚焦与复盘的意思很好理解。聚焦就是集合全部精力做你目标内的事。复盘就是不定期对已发生或未发生的事重新思考改进...

  • 对复盘的简单看法1

    001 复盘需要聚焦 复盘的角度非常多,可以是工作、学习、个人成长、人际关系、读书等等方面。如果我们每个角度都复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在正月初三的复盘,我得更加聚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wm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