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时某刻,我在寝室里做俯卧撑,老邢一时间来了兴趣,挂在上床的梯子上,两只脚穿进去,用膝盖内侧搭在格子间,类似于仰卧起坐的动作连贯自然。
他说这是他初中的日常,我初中的时候惯于静坐读书,身体素质被甩出几条街,直到初三体育测试,方才醒悟,开始了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跑步。
高中时期,因为学习的缘故,只在高一高二坚持锻炼,高三的口号就是坐得住冷板凳,因此整日里除了饭点,很少见到户外的太阳。
人一旦习惯某种动作,改变是很难的。久坐时间长了,运动的因子基本都逸散出去。高考结束之后,恨不得将高三缺失的睡眠都补回来。
至少在高考结束后的十几天,虽然冬天没有来临,我就提前进入了冬眠状态,恍恍惚惚,直有种“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漂浮感。
如今重拾囚徒的训练生活,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尽力,往昔也确实给自己找了许多借口,诸如没有器械、太累了会受伤、营养跟不上,等等。现在想来此间借口与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有一定关系。
武断与决断的区别就在于分清想法和事实。我的想法是没有器械,可在监狱里的囚徒会有多好的健身器械呢?
这样想的话,我完全可以将宿舍的空间利用起来,借助地板,凳子,床,还有其它可见的物品,打造自己的室内健身场所。
户外的训练,解决方案就更简单,楼梯的妙用超乎想象,光冲刺跑这一项,就够我喝一壶。今天晚上试水期间,只来了两趟,腿肚子就罢工了,不过感觉挺爽。因为时间冲突,早晚不能进行自由训练,中午进行。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外界的苦难,而是我们内心的自我设限。如果你渴望做出改变,你就得做好被别人泼冷水的准备,每当外界传来“你不行”的声音时,你得告诉自己,这只是他们的想法,而不是事实。
开学的这段时间,我犯过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太怀念过去,用过去的伤痕和缺失来麻痹自己,用所谓的弱势心理来搏得认同感,完全没有注意自己的优势点。
向外和向内是一体的,而从根本上说,单体战力是团体战力的硬基础,所有的配合还有战术都是建立在这上面的。
用开放的心态迎接当下和未来,之后你得找到自己的专注点,否则在故事的结局,你会发现,自己只是一个“重在参与”的参与者而已,迎合的最后就是无足轻重。
动机的强烈程度足以带领我们列下所有拆解的小目标清单,执行就是。
自省:永远不要给自己找外部条件不足的借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