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涛哥杂谈地产观察
北上深,不相信房地产人的眼泪

北上深,不相信房地产人的眼泪

作者: 何涛JerryH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08:52 被阅读18次

又到校招季,很多应届生问涛哥,毕业后想留在北上深一线城市,进入大型房企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

涛哥能想象到屏幕背后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但不幸的是,

今天的北上深,不仅很难容下年轻人安身立命的梦想,就连那些地产老人,也都不得不面对向外地寻求发展的困局。

一、北上深,

对地产行业越来越不友好

调控房价,首先要拿一线城市开刀,所以北上深一直是政策调控的重灾区。

1、首先是限购。

在北京,外地人工作满五年才有购房资格;在上海,外地人不仅要工作满五年,还要先结婚,才有资格够购房。

但是,干满五年,先结婚,再买房,这对外地人来说本来就是个Bug。

没房谁要和你谈恋爱,谁要和你结婚?这使得很多外地单身男性陷入了:没房子—>追不到女友—>结不了婚—>买不了房 的死循环,最后只好逃离一线城市。

限购,不仅压抑了北上深的购房需求,也抹杀了年轻人在此生根的梦想。

2、接着是限价。

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的一线城市,新楼盘卖多少钱,不是开发商定价,而是政府定价,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一线城市房价不涨,其实完全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上海的龙湖天璞,2015年龙湖拿下这块地,楼面价高达2.7万,龙湖寄予厚望,规划了龙湖最高端的天璞系,配置豪华,计划开盘要卖8万。

然而不幸的是,政府只给批6万,当时的总经理不愿意啊,就死扛,扛到2018年,政府只给批5万了,原总经理黯然走人,新总经理果断割肉上市,一天卖了50亿。

当年龙湖47亿拿地,三年时间,高昂的资金成本和建设成本投进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结果没赚钱,这就是北上深大量项目的真实写照。

限价,严重压缩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让资金成本、建设成本高的民营房企不敢在一线城市拿地,因为投入大,拿了地卖不出价,一个项目就可能拖垮整个公司。

3、还有限制土地出让。

一线城市土地非常稀缺,本来就没多少地可以供开发商维持生存,但情况还在进一步恶化。

比如深圳,自今年起新增居住用地中,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用地比例将不低于60%,也就是说新供应土地中,只有40%能用于住宅开发,房企的机会越来越少。

比如北京,直接在部分城区禁止新建住宅类、酒店、写字楼等地产项目。

还有上海,推出了一套“招挂复合”评分制土拍规则,从规模、信用、排名、在一线城市的开发量等维度对开发商进行评分,直接让一批中小房企失去了拿地资格。

限制土地出让,硬生生的将中小房企挤出一线城市,再加上限价,许多开发商在北上深已经几年没拿地,城市公司要么半死不活,要么就变了“周边乡镇企业”。

二、地产人,

想留在北上深不容易

每年都有大批优秀的管培生加入地产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想去一线城市。

然而,北上深僧多粥少,即使刚毕业时能留在总部或区域平台,未来要发展也必须得接受去外地发展的现实。

但这种正常的调出和轮岗只是开始,未来北上深将会出现严重的地产人才冗余和洗牌,将有更多人无法在一线城市立足。

1、房企迁都完成,岗位增量减缓

过去几年,全国各地大量的房企都纷纷将总部迁至北上深,随着总部调整,带来大批高薪且稳定的总部职位,为很多人才提供了到一线城市发展的机遇。

然而,随着行业排名格局的日趋稳定,中小房企成长为大房企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之前没有迁都的房企,也再难有进入北上深的机会。

而已经完成迁都的房企,大部分人才已经配置到位,在今年的行情下甚至可能出现总部裁员,整个一线城市的新增岗位大幅减少。

2、大房企先缩编,小房企没项目

在北上深,有实力的大型房企,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样光鲜。

据涛哥了解,万科今年配合组织变革,在一线城市将进行10-30%的缩编;龙湖北京公司的人已经大量往外地输出,上海公司由于业绩问题一直处于高流失状态。

很多中小房企在一线城市的分公司只剩下尾盘,长期拿不到地都濒临弹尽粮绝,所以只能往周边拓展,变成“环沪公司”,甚至强如龙湖也把上海和苏州合并,以维持上海团队。

对开发商来说,北上深是体现实力的政治旗帜,所以一线城市不能丢,但是拿地却实在不赚钱,是真正鸡肋般的尴尬,缩编也是无奈之举。

3、新业务不靠谱,未来前景堪忧

传统住宅开发这只金牛,在一线城市的政策面前负重难行,于是很多地产人选择加入新业务曲线救国,以图回归北上深。

然而涛哥要泼一盆冷水,大多数地产公司开展的新业务,都不靠谱。

大多数人加入地产业是因为高薪,但地产的高薪来自于高利润高产出,而很多新业务都不具备高薪特性,目前一些地产公司高薪招新业务的人,都是在用地产的利润补贴,并不是理性的商业行为。

比如长租公寓,大家想想对手是谁?是链家的自如,但是链家的薪酬和房企的薪酬,差了不止一点点,而且人家规模还要大出很多,今年要干到100万间。

对手规模比你大无数倍,经验比你丰富,成本控制能力极强,人员还远比你便宜,在租赁这样一个劳动密集的行业,你怎么可能长期维持高薪?

所以,涛哥认为,除了几个龙头房企外,其他中小房企开展的新业务,都将是昙花一现的失败尝试,而地产人转新业务,也有极大的风险会面临薪酬瓶颈。

三、想开点,

干地产拿高薪就得拼

很多人跟涛哥聊到,担心自己在一线城市找不到好工作,担心未来的发展。

在涛哥看来,人在职场,不能什么都要。

你又想在一线城市,又想拿地产的高薪,还想未来有发展空间,你咋不上天呢?

人总是要面临取舍,想要发展、想要赚大钱,那在地产行业就要有灵活性。

涛哥在不同的房企工作过,也包括南方北方的二线城市,现在民营房企中50-70%以上都是外地人,背井离乡远离家庭的不在少数,那些有地域灵活性的人明显发展速度更快,成就更高。

当然,你如果就是想舒服,想要安定也没问题,那就不要担忧自己发展比别人慢。

比如可以选择后台部门,如财务、人力、行政等,或职能平台的工程、设计、成本等,这些岗位都可以在单城市持续发展,但没有足够的全国化视野和项目经验,发展自然会慢些,也很容易遇到瓶颈。

涛哥跟万中龙的二线城市营销总聊天,他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一线城市人才冗余,公司内部输出很多人到二线城市,这些人在一线城市各个牛逼哄哄,其实完全是沾市场的光,到了市场低迷的二线城市就歇菜了。

一些聪明的地产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面试中,一些人告诉涛哥,一线城市机会太少了,早点到强二线发展,还能站稳脚跟,要是晚了以后恐怕就只剩三线有晋升机会了。

所以,身在地产行业,一线城市拿不到地的现状大家都明白,有些人早早就动了,有些人还在纠结犹豫。

正如涛哥之前所说,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发展与舒服不能兼得,北上深不相信地产人的眼泪,想要发展就得拼,做出选择就不要后悔。


涛哥,房企人力资源总监,著有多篇地产职场10万+热文,关注地产行业趋势,解答职业发展困惑,公众号:涛哥杂谈,微信:taogezatan01,欢迎交流。

相关文章

  • 北上深,不相信房地产人的眼泪

    又到校招季,很多应届生问涛哥,毕业后想留在北上深一线城市,进入大型房企工作,应该做哪些准备? 涛哥能想象到屏幕背后...

  • 北上广深的孤独灵魂,何处安置

    北上广深不相信眼泪,北上广深背后是多少人孤独的聚集地,我们曾经怀着美好来到这个新的天地,希望创造我们自己的成就,我...

  • 北上广深不相信眼泪

    和妹妹聊规划,他说明年可能回来定居。又说起为什么一直不肯回来,要留在上海—为了留在那里,吃了太多苦。现在放弃,有点...

  • 那北上广相信什么

    那北上广相信什么 01/ 北上广不相信你的眼泪 它又何止不相信你的眼泪? 它还不相信你的青春 不相信你的梦想 不相...

  • 办公室恋爱靠谱吗?《北上广依然相信爱情》

    初闻这个剧名,以为就是个俗套的都市爱情故事,且肯定与《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大大相反,毕竟它是以《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第...

  • 逃离北上广深,到底是在逃离什么?

    最近看了好多关于北上广深的主题,然后我想起了之前的那部电视剧《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男女主角在广州的奋斗故事。 我不...

  • 相信

    北上广, 不相信眼泪, 同时, 也没有爱情。 我, 无论相信不相信眼...

  • 仅作笑话

    都说: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江浙沪不相信邮费。 黑吉辽不相信喝醉, 青岛人不相信虾贵 。 中国人不相信油贵, 跑遍...

  • 《上手》|高效掌握一项技能的方法

    不相信眼泪的北上广深人,相信他们计划清单上列满了各种待学习的技能。 你是否会也有很多待学习的计划清单,因时间不够用...

  • 成都不加班?可能嘛,现实嘛

    北上广深不相信眼泪,成都不相信不加班,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成都市有28.56%的人都处在不加班的状态,剩下的人都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上深,不相信房地产人的眼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ah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