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治学思想

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治学思想

作者: 古原青草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2:46 被阅读0次

首先是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出的是孔子,通过将礼,作为智治国之法,对他的学说前景的美好憧憬。

然后是老子: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的意思,是人先通过知道自然之法,推演到人自身,再推演到治理国家的方法。所以老子的学说让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人必须对自然界了解的十分透彻才能理解,老子说的是什么。而这对,一般人而言,要求很高,并不是人人可以学会。

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人,没有分工,必须要一个人会所有的事情,从自然的法则,道人与人交往的法则,到国家运转的法则。而这些法则在老子那里都是没有的,学了老子的思想,必须要学会怎么推演才能用老子的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论。而老子也是在从十分玄妙的自然界变化中得到人对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自身的要求十分的高。

为了克服老子学说中不容易,大面积推广,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让各国的君主都能轻松地学到对应的知识和礼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国家治理。所以孔子就从老子所说的最低处出发,就是从礼出发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仁,义,礼,一个比一个具体化,所要花的文字也是一个比一个要多。所以最后我们会发现,由古及今,书一本比一本厚。特别到了明朝,都是大部头。因为他们不在阐述道,而是在阐述仁,义和礼了。

所以说孔子所说的道和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一个道,孔子所说的道实际上是,仁,义和礼的结合,属于人道。孔子不言天道。

从老子到孔子意味着,对统治者的要求开始慢慢变低了,从老子的要统治着自己推出该怎么样推行政令,到孔子给出具体通过什么礼节来规范,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再到后世用法律来规范各地的行为规范。实际上,对于统治者的要求都是在逐步逐步的降低的,降低到最终,让一个通过民众选举的人,上到这个台阶上,也可以很好地推进他们的政令。这就是所谓的民主。

不光是治理人的治国之法是这样的,我们所能看到的自然科学也是这样的,只是从学会的角度而言,在大学里,我们可以学会我们应该学会的所有东西,即使学生不是所谓的天才,也无关紧要。

包括到后来的大工业生产也是能让一个没有技术能力的人去在流水线上进行相应的操作,只要工艺流程得当,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样做的根本道理在于社会的分工。从政治文化到经济建设,没有一处不在,符合着这样的分工而降低人本身需要的能力。

相关文章

  • 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治学思想

    首先是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出的是孔子,通过将礼,作为...

  • 如何有一个调合的轻松心态

    庄子、孔子的思想很多是源于老子。 孔子的思想影响社会、及至全世界,自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接触孔子的思想也比较...

  • 原创005-7.2  读孔子老子墨子及其学派

    今天听书了,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 。老子和孔子其实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木子呢,提其他的呢就比较少。这本书是...

  • 老子思想

    老子思想主旨钩沉 (老子是中国思想文化之元祖,是中国思想史上唯一的哲人和思想家,其后无人可与其比肩。) 孔子与老子...

  • 老子与孔子

    为什么《论语》在西方不受待见,为什么《道德经》在西方倍受推崇? 这是因为,老子的思想比孔子的深刻,老子思想比孔子的...

  • 《道德经》的智慧启示(二十八)

    一、关于愚民思想。 对于老子和孔子的愚民思想这里我想要说的一点就是都不是关于愚弄或者使愚蠢的意思。 后世对于孔子和...

  • 老子和孔子

  • 孔子和老子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不同可以概括为儒道两家的主张不同.我们可以用三个简单的概念...

  • 孔子和老子

    中国文化:儒道互补,孔老同源在根本气质上有相同之处唯一一个没有创世神话的文明,唯一一个解决“上帝之死”的文明 《老...

  • 春秋两大名医--- 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治学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dn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