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时候天很蓝,星很亮,我们都走路带风。林妹妹说她只想去有海的远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学者说她还是愿意看书,看很多很多的书,解决这世间诸多的困惑;假小子一甩她刘湖南的发型,不可一世地说,这世界洒脱着呢,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不论明日如何堪忧,她都会这般洒脱。我说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做一个有水平的记者,挣很多钱,让父母不再辛苦。
那年我们只有十四五岁,踢着操场的小碎石,倚在篮球架上,每个人都遥望着蓝天,每个人都给自己画了一张美好的蓝图。
我以为林妹妹会一直寻觅诗和远方,学者一直会在书海潜心研究,假小子会勇闯天下,四处飘摇,而我也许会一直在逐梦的路上。每一个人都心有蓝图,每一个人都脚不停步。
后来我们分开,假小子上了中专,其余的我们仨上了高中,再后来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上大学,假小子自学上了大专、本科。
再后来,我们都大学毕业,林妹妹留在南方当了老师,柔柔弱弱的她在学校忙得不可开交,即便是临海城市,却也难得去海边走走。学者继续留在学校,一路硕士博士,让我们好生羡慕她的那份单纯的求知欲。假小子自修了服装设计专业,成了一名出口企业的服装设计师,在南方城市如鱼得水。而我却阴差阳错成了西部边陲一个小城市的小公务员。
又过了很多年,我们都为人妻为人母,相聚时,再没有人提到年少时那份单纯的渴望,我们在一个个家里短长中娴熟地穿梭,我们埋怨工资少,物价高,我们讨论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畅想国家啥时放开二胎......林妹妹再没有说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她的视线始终追随着她的宝贝,学者也不再多谈书,温润的表情始终微笑看着宝贝,就连假小子,居然是回老家嫁了人,一儿一女绕膝前,跟着夫君做着平凡的生意人,眼里只有孩子的头疼脑热......
我逐然明白,无论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怀揣着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豁达的心境,终有一天我们会心安理得地湮没在凡尘烟火中,不是过去延伸而来,仿佛我们本就是这样,这般自然,这般坦荡。
我看着每一个人脸上那平淡却温暖的笑容,却已悄然打动我,我还时常会想起那些少女时代青涩的梦想,可我却依然感谢生活,感谢它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点拨和安排,不管现实的人间烟火会如何破坏那样单纯的期待,但我们依然是如此得融入它享受它,这样就好。
2.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蒙古族的学弟,带一副黑框眼镜,小小的个子,却活得意气风发,慷概激昂得,他跟我说,他立志要成为一个导演,导中国最好的电影,他跟我讲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讲库不里克,讲吴宇森,讲冯小刚等等,每每都是眉飞色舞,那个时候,我执着地相信他在电影这个领域 里会有所建树的,哪怕他只是一个财务出生的小喽喽,因为他眼睛里闪烁着那种一点就燃的光芒,让所有认真听他说的人,不由地相信他有另一种可能。
他也确实很努力,看很多电影杂志,看很多电影,然后不断地输出,也成功导演了一些话剧,这让他自己也一直活在一种希望中。
毕业后的第一年,我们在一起吃饭,那个时候他还在找工作,很明显他眼睛里少了那种光芒,有些许疲倦,也写满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他说工作很难找,梦想实在太遥远,他不能再伸手问家里要钱了,只能先养活自己再说。我说,可以曲线救国,先找到工作解决生计问题再去谈梦想吧。
后来我们没有再见过,听说他前前后后换了很多工作换了很多地方,最终在南方安定了下来。有一次他在QQ上主动找我聊天,说了开了一个淘宝店,店里的衣服都是工厂定做的,非常好卖,常常供不应求,他随后把店铺的链接发给了我,让我选几件,给我最优惠的折扣。他没有再提电影,仿佛那是上个世纪的话题。
我却是隔着电脑想到了那个曾经跟在我身后,一路绘声绘色给我讲电影讲他们的家乡的小男生,不自觉把他放入了内蒙古蓝天白云大草原奔腾的马儿慢悠悠的羊群那样的辽阔的背景中,他曾经说过他要去家乡拍电影,把家乡的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我没有惋惜,只是怀念,怀念曾经的热爱曾经的美好。也许梦想会让人发狂,可却被现实抨击得支离破碎,安身立命之本也许首先得是物质,然后才是精神,物质上的丰盈不一定带来精神的饱满,可是它却是那么赤裸裸捍卫了我们立于世的尊严,尽管它会让我们不满足继续追逐物质却遗忘了年少的梦想,可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生活呢,我们大多数的人,最后,不都是湮没在凡尘烟火中吗,为着一日三餐,为着人情世故,为着人上人的生活,就这样挣钱吃饭。
我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他,听说他的生意风生水起,我想我唯有祝福他得偿所愿。
3.小时候家里很穷,爸爸想让我多读书,于是常常会去废品店挑书,论斤称回来,于是我的启蒙作文书都是带着些许污渍或是一些特别味道的,但我却是未曾嫌弃,只是一遍遍翻看,视若珍宝。常常低头走路,不放过那些带着文字的纸片,看完以后又不忍心丢弃,于是都揣在裤兜里。父母亲戚朋友都说这个孩子很特别,想来以后会是个文字工作者,那些年作文拿过的奖似乎也在印证着他们的话。
那个时候,小小的自己已悄然在心空升腾了梦想,如果我可以上大学,我就念中文系。
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爸妈悄然略去了这个我藏在心中的梦想,爸爸说学财务吧,会计越老越吃香。于是我就坐在了会计课堂,大三的时候又蠢蠢欲动,也许我可以考研究生,如果考上了我就选新闻系,用手中的笔传播更多有用的东西。然而父母说,你是老大,毕业了就参加工作吧,挣钱帮衬着家里。确也无可厚非,父母辛劳了那么多年,能一路上到大学毕业该知足了。
于是毕业顺了父母的心意,做了一名小公务员。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我常常在想,倘若时光倒流,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我会如何来选择?事实上近年来,我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那些小弟弟小妹妹,选财务专业吧,择业面广,又好考公务员。有时候心一惊,发现自己已被现实打磨得圆润无比,我居然会现身说法,告诉来人哪一条路会比较容易生计,可是我曾经那颗热爱生活的心,愿意为梦想百般努力千般追求的执着哪里去了呀。
我并不厌倦我现在平凡无趣的生活,纵然我被湮没在了凡尘烟火中,要每天为着一日三餐而操心,可却是真的有一种踏实和归属感。我只是厌倦我用自己已然凡夫俗子的世俗去劝诫那些正饱含希望充满梦想的孩子,指一条世俗的路,低风险的路。
也许是的,最后,我们都湮没在了凡尘烟火中。但是就在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开始相信,梦想还在我们的细胞里,它不曾死去,也许即便每天要被一日三餐所束缚,但我们还是可以拥有梦想,也许谁知道呢,万一实现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