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夜晚,翠翠像那夜一样坐在月下,却没有了身旁的祖父,没有了那头为她唱歌的年轻人。“傩送会回来了吗?”
傩送意在渡船,但哥哥的死、对翠翠祖父二人的误会、碾房对父亲的诱惑和来自父亲的压力都令他无法抉择而选择离开边城。他孝顺、忠诚、情感真挚,敢于追求、争取所爱。哥哥不幸遇难,他们对翠翠祖孙二人产生了误会,他本能就此迎娶团总女儿,得了两座碾房,从此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可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从始至终,他意在渡船。我想,傩送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不愿违背本心,也不愿违背道德伦理。他无法放下翠翠,也不能对哥哥的死释怀。
天保的死是顺顺父子无法释怀的,老船夫的多虑使顺顺父子认为天保是受老船夫所害,傩送也因此仇视老船夫。但他不知道这只是一场意外,因为他永远不能想到,也永远不能理解老船夫在天保上门求亲后的犹豫不决和无所作为。这个误会看似是偶然,却也是必然。
这样阴差阳错的爱情悲剧令人唏嘘。表面上看,结局似乎能够被改变而圆满,但细想,好像又只能是这样的结局:老船夫不希望孙女重蹈女儿的覆辙;情窦初开的少女翠翠心悦于傩送却羞于表达;歌喉不如傩送的天保走车路而碰头,一心离开茶峒成全弟弟却死于不幸;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子痛切的船总顺顺;还有主角傩送……他们的出现,已经注定了故事悲剧的结局,却也令人思考这个故事别样的美:淳朴真挚而美丽。
要说傩送是否会回来,我想,不会了。因为他无法想通老船夫的心思,自然也不能说服自己去相信这只是一场意外。若他回来了,在那片故土,等待他的,亦只是两座可能还有机会属于他的碾房、一份破碎的姻缘和家中想要与团总结为亲家的老父亲……回想当初他的离开,不正是为了从这中间逃脱出来吗?他不能为此引发更多的矛盾,不忍再见到一切的源头——翠翠,他不能回去了。
也许,他会回来。在很多很多年之后,在没有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之后……毕竟他家中还有一个孤独的父亲,茶峒,是他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