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对“看见”有了更深的理解。
看到孩子,不是只有眼睛盯着他,而要用心感受他的存在。心不在,看到的孩子就是自己以为的期待的孩子。提到的问题我几乎都中招,我也常常夸孩子“画的真好看,将来当一个画家”“字写得真漂亮”等等,甚至有时明明不好还违心地夸奖。这样孩子就会特别有压力。常带他旅游,但还是忍不住打断他让他看这看那,他没问就给他讲解我认为有价值的……
看不到孩子是因为看不见自己,小时候没有感受到安全感和内心需求的重视,就是文中提到的很宅也脸盲,不惹麻烦不发出真实的声音……我学习了很多,但看不到自己,就拿着那些套路给孩子上了“紧箍咒”,孩子没有了自己,太可怕了!我们身为父母已是成年,与其抱怨父母,不如成长自己,看到那个有情绪的内在小孩,接纳保护爱她。每天和自己说“自己本身是圆融具足有价值值得被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