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名字了,忽然冒出一个一点儿也不恰当的词语——狡兔三窟。
其实这里也没有什么秘密,但还是刻意屏蔽了所有的熟人。
像现实生活里一样,不刻意追求热闹和喧嚣,独处一隅,自娱自乐,反而享受一个人的狂欢。
有个博友每天在朋友圈发布几条小记,分享自己和老伴的日常,她活得很真实和洒脱。可是我学不来。
不管是博客还是简书,喜欢清净、自然。五湖四海的朋友,有不一样的性格和生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没有顾忌,不用担心心思被人窥破,信息被人泄露,不用在意会被别有用心的人上纲上线,对号入座。
写作不是为了发表,为了出名,为了盈利,只是为了表达,为了留存,为了喜欢。如果在意这个,顾忌那个,就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写出来的东西也会面目全非,索然无味。
自留地里有个栅栏,拦住了好奇的小动物们,这样,我小园里的花花草草才姹紫嫣红,自由成长。
那天,在一个热闹的场合,深切地感受到人群中的孤独的意思。这一定是与生俱来的特质。现实里那么好相处的人,骨子里却有意识地排斥着人与人的距离?不是悲观,冷血,也不是看破红尘,是真实的内心的需求,勉强不来,改变不了。
相顾无言却能不尴尬,这是很少有的。指望灵魂契合,一句顶一万句,只能徒增烦恼。于是,人间清醒也难得糊涂,心怀慈悲也刻意保持距离。
年岁渐长,能够引起心底波澜的人和事越来越罕见,见不得伪装做作和自以为是,相反对简单纯粹和真诚有天然亲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定理解“此中真意,只是欲辨已忘言。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刘禹锡一定明白,只是不肯落入尘俗,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了在别人看来平凡的人生。
充裕而丰盈的心灵可以随时随地充电,需求简单因而很快满血复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换了马甲,我还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