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案例,信立泰借助企业数字转型的契机,重新搭建底层数据架构,将各个业务系统模块的数据进行抓取整合,下面开始正文分享:
一、项目背景
1、数据收集难
信立泰上线SAP后,对生产、销售、财务管理的流程起到了优化提升的作用,但是面对医药企业管理小、散、远的特点,集团到各区域、各工厂的管理过程无法有效的将信息统一起来进行分析决策。
总部的管理思路向下压力释放的过程仍通过 Excel 和口头传递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经常出现上下管理和执行重心不一致的情况;领导获取数据报告、基层执行获取数据情报的思路也在不断调整,现有的信息化格局无法有效支撑。
2、历史数据难以分析
因为是用Excel,而且分析都有时间节点,所以想要对企业数据作长时段跨系统的分析非常困难,而且往往是问题发生了之后才有分析,已经没意义了。
3、重新制定信息化系统
这个就是具体的应用场景,我们也是和高层达成统一,决定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基于以上背景,信立泰与帆软达成合作,力求将企业的数据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价值挖掘,提升企业数据运营和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
二、应用场景
基于现有的数字化转型内容,信立泰提出了“1T2E-3C”战略,基于组织、数据、流程、决策分析设计,打造以SAP系统为核心的企业信息管控平台,全面集成外围各专业化的应用系统,构建信立泰数字化企业愿景。
1、帆软数据中台
传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现代的数字化中台是有区别的:
信立泰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积极推动整个公司做数字化转型。企业里的系统不需要太多,把SAP变成后台,OA变成前端,所有的系统用FineReport数据平台进行打通。
关于中台,不要太执着于概念,只需要知道其本质就行。
FineReport是轻应用、成本低、易上手,所以符合中台“小快灵”的特点,信立泰看重FineReport的几大能力:连接能力、建模能力、做一些增强开发,可以作为接口供调用。
驾驶舱分析这块是用的比较多的地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基于FinReport+FinBI,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分析系统,报表访问次数10000+、访问用户数700+、300+报表总量。
帆软的BI,权限可以分为业务层和技术层,技术层就是IT来翻译成业务部门看懂的层面,由业务部门进行调用,用俗话说,那就是让听见炮声的人去使用炮火。
2、财务分析
历史状态财务部门要从系统中导出基础数据,然后在Excel进行加工,至少5天做收入报告,常常加班,带来了如下需求:
(1)集团财务数据需专人定时整理,人力成本高。希望把业务人员从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聚焦到问题分析工作上
(2)财务计划数据和历史数据作集成对比分析,可直接了解到某部分某月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根据规则设立预警
(3)给管理者提供实时的财务数据跟踪,以了解全局财务状况
解决过程:
首先打通系统数据,将用以收集整理数据的专人解放出来专门作分析,建立财务明细数据填报表,出现错漏后通过填报表进行修改,解决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再通过帆软报表对应收账款、新专药销售出库收入、集团销售出库收入、收入预算完成情况、三大重点产品情况进行展示分析
财务驾驶舱
财务收入
财务预算
3、销售分析
前线销售需要知道实时的销售情况,以往的数据处理和展现方式根本不可能,所以信息部门通过直接对接CRM数据底层,上线FinBI自助分析系统跟现有FinReport集成使用,IT做底层数据加工,各地销售代表及业务人员,自助分析业务数据,能够迅速及时掌握销售情况及流向分析。
销售驾驶舱
月度报告
发货报告
4、HR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集团人员情况,统计各厂区及子公司人数,各业务部门(入、离、调、转)情况,直接从系统抓取,达到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三、项目心得
1、整合sap上线后的企业数据资产,可以提升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击行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高层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2、建立面向管理的业务流程补充机制,满足业务流程中由于管理思路变化带来的新需求,并通过可视化的手段进行数据的有效发布和传递,必须业务内部充分的沟通,领导支持,才开始沟通交流业务部门的需求怎么做,项目的进展才会顺利。
3、结合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组织架构,形成体系化的数据应用环境,从高层决策的思路出发,通过数据应用的闭环实现上下同重心、齐发力的格局,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和企业的凝聚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