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婚姻,至于婚姻和感情有多少关系么,去问莎士比亚。
学历越高,越难结婚吗?我的回答是:确实如此。下面是我的逻辑。一个男性视角的逻辑。
先来看婚姻的目的:在古代,这是父母之命,我们啥都是父母给的,连毛发都不能随便剪,传宗接代毫无疑问要听他们的。这个逻辑在现代已经烟消云散了。pass。撒花。
在今天,婚姻有三个功能,第一是经济契约;第二是陪伴关系:第三是从众。
这三个功能在人的不同年龄段,相对的重要性不同,比如少年喜欢跟同伴一致,大家都和父母犟,那自己也必须是。中年自己能挣钱,旅游,各种撒野。老了更喜欢有个伴儿。
回到最初的问题,高等教育影响结婚率吗?
第一个经济因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收入偏高,婚姻的经济功能不重要。而且,教育会培养人的自我意识。婚姻无疑是个局限。所以,不止是教育,大多数意识觉醒的人都不太容易进入婚姻。
你问,那高等教育的人就不想有个配偶么?也想,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
第二个陪伴功能。独自生活确实会少些东西,烟熏火燎的厨房,无须表达的默契,毕竟配偶之间传递的,与好友之间传递的,父母之间传递的会有不同。但是,如果这张纸成了个体生命的枷锁,就应该毫不犹豫的去掉。
第三个从众,这不是我世界里的词汇,就不展开了。谁爱从谁就从去。赶紧去。慢就赶不上了。
以上不是纯逻辑,从北欧,日本那些发达国家数据来看,结婚率都低于一半,斯德哥尔摩的结婚率在40%以下。
这就是“独立”和“自我”,“自我”不存在你对我错,大家就是容易互相干扰,所以不想距离太近。俩麻木的人结婚更容易,保持婚姻状态也容易。我的父母就一直说:还不就是过日子,凑合凑合得了。
由此看来,结婚率低与经济教育发达,与物质丰富的好日子,都成正相关。
来聊聊结婚率低的后果,第一,结婚率低就导致出生率低吗?以前的年代,回答是肯定的。那时候在学校里谈恋爱都会被开除。现在则不然。没婚姻不一定没有性,有婚姻也不一定有性。
再过十年,卵细胞冷冻和体外受孕的成本会极速降低,低于一万块,甚至799,再砍一刀就699。那时候,相信很多人会愿意要一个小孩儿。我身边就很多这样的单身女生。
第二个后果,出生率低,人口总数就下降吗?国家会消亡吗?也不一定。发达国家用更人性化的治理,没有污染的环境,用完善的医疗养老来吸引人才,一样能维持人口总数。
只不过,姨民有门槛,第一是好的地方无法容纳太多人。第二是某些国家也不希望自己的牛马都跑了。那时“伟光正的他们”管理谁去?
# 是不是漏掉了婚姻中最重要的“爱“?当然没有,只因为婚姻与爱无关,就像彩礼和钻戒与爱无关一样。爱就天长地久,无怨无悔,不要来谈什么契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