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15124/b8bf8ddb2eba368a.jpg)
暴泄非阴,久泄非阳。诸书皆以泄泻宜利小便,此乃万古不易之定理。
若久泻脾虚,阳气衰弱,伏匿阴中。若用淡渗之药,是降之又降,抑其阴而重竭其阳,则阳愈削而精神愈短矣。
大法云: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病去矣。此东垣治法也。
俗云:受肚泻,乃饮食满腹,脾弱运化不及,故聚满而泻,泻尽而止,复又如是。宜调脾胃,节饮食为上。
小儿吐泻有多般,不可将来一例看。若见神昏目慢候,慢脾惊搐要提防。洪者为热,弦者为痛。微弱渐迟者死,渐大者生。若有宿食留饮,气口脉必弦滑。
暴泄非阴,久泄非阳。诸书皆以泄泻宜利小便,此乃万古不易之定理。
若久泻脾虚,阳气衰弱,伏匿阴中。若用淡渗之药,是降之又降,抑其阴而重竭其阳,则阳愈削而精神愈短矣。
大法云: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病去矣。此东垣治法也。
俗云:受肚泻,乃饮食满腹,脾弱运化不及,故聚满而泻,泻尽而止,复又如是。宜调脾胃,节饮食为上。
小儿吐泻有多般,不可将来一例看。若见神昏目慢候,慢脾惊搐要提防。洪者为热,弦者为痛。微弱渐迟者死,渐大者生。若有宿食留饮,气口脉必弦滑。
本文标题:婴童医话(八百零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koud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