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再多,学再多,说再多,悟再多,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行”字上。身行,力行,心行,意行,念行。当你链接不到,进入不到,融入不到,感受不到,体会不到,那你所接触的一切只会成为负担,而不是养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道理懂很多,但依然活得不好,自己很难做到。对于这个“难”字,难还是不难,关键就在于这个“行”字上面。
那这个“行”字,代表有哪些含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是一个连接通道。知道,悟到(悟道),说到(说道),做到(做道),得到(得道),尤其是做到(做道)与得到(得道)之间,衔接越紧密,结果越明显。环环相扣,彼此关联,本为一体,谈何分离。
2、是一个检验通道。方法千千万万种,道路万万千千条,究竟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哪条道路更符合自己的预期和实际情况,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行”,就是身体力行,就是行动力。别人怎么说,说好说坏;别人怎么做,是成是败,并不代表你也会如此,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去检验,去实验。
3、是一个感悟通道。你会发现,从单一角度来说,人只是在思考的时候,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天马行空,任由思绪飞扬。另外,人只是在说的时候,特别是那种表达欲特别强烈的人,开始说的时候,就很难停下来。但只有在你“行”的时候,也就是只有在你真真实实开展行动的时候,你会把所有感官调动起来,使出浑身解数一般,希望结果能够如愿。在这个“行”的过程当中,你很清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本质,哪些是表象;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谎言,一试便知,一行便感。
4、是一个平衡通道。人光吃不拉,会憋死。人光拉不吃,会饿死。同样,人只思考,不行动,只会停留在“虚”的层面,人只行动,不思考,只会停留在“愚”的层面。感悟很多,却不结合实际去践行,没有实质意义。一味地只知道行动,但不知道为何而行动,动机是什么,缘由是什么,方法是什么,方向是什么,全然不知,等于在做无用功。这里的“行”,不单纯指的是行动本身,而是带有觉知力和行动力,这双重力的“行”。人只要进入这种“行”,就很容易达到“心想事成”的境界,也就是说心里想的,只要自己去做,就能得到。只要念头开始生发,结合行动践行,必能如愿。
那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外人看来要么觉得邪乎;要么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很神奇;要么觉得是有高人相助。实际上能进入这种“行”的人,其实就是进入了“平衡”通道,脑子思考的,心中想的和手中做的,是一体化的,知道为了什么而行动,如何行动更高效,知道方式方法,知道渠道通道,接下来做事只是程序化,这样就很容易把事情做成。
那阻碍人进入这种“行”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主要有4大因素:
1、过于主观。不愿意打破自己局限的思维框架,不愿意接纳内心真实的自己,不想提及自身的缺陷,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限。就是因为这种种因素的交叉影响,导致人在行事做人的过程当中,基本上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过于偏向自己,保护自己和看重自己。
2、缺乏勇猛之心。遇到问题,要么退缩,要么恐惧,要么逃避,要么推卸,要么轻视。不敢面对,不敢解决,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说白了,一个问题摆在你眼前,你没有足够的勇气、底气和霸气去解决它,而是在问题面前,渺小了自己。这样的姿态,只会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敢伸手去做,不敢用脑思考,不敢用心体会。
3、欠缺持续性。别人取得的成功是持久性的,而你取得的成功是偶然性的。别人的方法是万能钥匙,而你的方法却只能解决局限的问题。别人能够十年如一日,而你做着做着便不见踪影。人为何会情绪起伏不定?为何会患得患失?为何会感觉善变?与持续性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很难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
4、行动力太差劲。很多事情,看似很难,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做一次可能不奏效,但做多次之后,有了心得,有了窍门,有了底气,做起事情更容易得心应手。生活当中你看到有些人感觉做什么事情都顺心顺意,顺风顺水,从他自己的角度来看,觉得很正常。差别就在于有没有进入“通道”。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把那句话说清楚了,而且又是自身经历过,体验过,也得到过,你会发现,原来这就是天机。
那我们到底行不行?我们有没有在“行”?
一直坚持跑步的人,随便跑几公里,轻轻松松,小菜一碟。从来没有跑过步的人,跑一公里都觉得很费力,如果要跑5公里,10公里,感觉目标好遥远,如果真的要去完成,就开始研究呼吸、心态、窍门、热身、关节、步伐、节奏等等因素。
说到这里其实你应该知道了,当你懂得了一件事,知道,做到并已得到,你觉得没什么。那为什么涉及到其他方面,也就是你做不到的事情,你就开始苦恼呢?觉得很难做到呢?主要有2大因素:
1、说明还是没有摸清规律,还是没有形成系统化思维。你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别人做不到。换句话说,你想做的任何事情,这世界上早已经有人成功做到。别人为什么能够一通百通,而你却举步维艰?不就是因为别人知道规律所在,所做一切,仅仅是遵从规律,顺势而为罢了。而你只是片面化,零碎化,只是在碰运气罢了。
2、没有破局思维。一方面指的是不愿意走出自己的圈子,甘愿做一只“井底之蛙”,只想如何守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另一方面指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魄力,害怕问题的出现,害怕变数的出现,内心没有底气,没有把握,疑虑重重,自我怀疑。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你会苦恼,会揪心,会慌乱,会泄气。这种消极负面的状态,反过来也一直在无形当中影响自己做事。
说到底,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在“行”上下功夫。只有立足于“行”上,你才能真正做到如何解脱,如何放下,如何释放,如何释怀。
行走在“行”的通道上的人:
不是崇拜别人,而是见到自己;
不是嫉妒别人,而是感恩相遇;
不是呼天喊地,而是敬天敬地;
不是庆幸无损,而是知明因果;
不是侥幸心理,而是平衡心态;
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一而终;
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才实干;
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谦卑低调;
不是装模作样,而是表里如一;
不是张扬炫耀,而是光明照耀;
回到标题,我们到底行还是不行,答案到此一目了然,“行”的人自然就行,不“行”的人,自然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