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简单的事情越难做
巴菲特在一段校园演讲中举过一个例子,可以简单而通透地说明这个道理。从身边的同学中选择一个人,你可以拥有他未来收入的10%,你会选择谁?最聪明的?最勤奋的?最拼的?分数最高的?未必,也许你会选择最有认同感的那个人,那个拥有领导力,能组织起人来的那个人。这样的人应该是慷慨大方的,诚实正直的,他们自己做了贡献,却会说是别人的功劳。你应该会选择这样品行的人。拿一张纸,把你最钦佩的这位同学的优秀品质记录下来。同时,为了拥有这位优秀的同学未来的10%的收入,必须做空另一位同学未来人生的10%的收入,想想你会做空谁?你不会选智商最低的,你会选那个招人讨厌的家伙,不仅是你烦他,其他同学也烦他,他可能成绩优秀,但是不想和他打交道。为什么会做空他?可能他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投机取巧或者弄虚作假,把要做空他的品质也记录下来。把两类品质对比,可以发现,被做多胜出的优秀品质并不是10s跑出100米的极限之类的,相反,都是在日常中可以培养起来的品质。再看看被做空的品质,不是哪一条你非有不可的,如果有,记得尽快改过来。大多数行为都是习惯成自然,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得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得难以摆脱,这就是习惯的力量。这个例子也是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去反省,自己欣赏什么,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不要总想着等我拥有多少金钱、到达什么职位、达到什么层级的时候再去拥有,只有当下是你的,当下开始去践行才会是你拥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