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手机争夺战
(2021年2月27日分享第524天)
滑县小规模学校联盟小田小学杜冠鹏
手机正在占领教育的阵地,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几乎被手机控制了。父母大部分外出打工,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监管,手机成了孩子的唯一陪伴者,否则爷爷奶奶管不住,学习成绩自然下降。由于多数学生从小学开始基础就很差,后来就彻底学不会、不想学,最终自暴自弃,将大好青春寄托于游戏世界之中,对于未来的打工生活、对于能够自己赚钱消费充满了无限想象和向往,然而这些思想却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由此造成农村学生的实际厌学、辍学比例偏高。这些现象在深度贫困的乡村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即便是政府的“控辍保学”行动能够将表面上的辍学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但是本质上的辍学者已经非常高了,可以说是在校的辍学者(完全放弃学习者)很多。与游戏社会、消费社会的诱惑想伴随的,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读大学的难度有所降低,新闻媒体中时常报道大学生找工作难、工资收入低等新闻对农民产生了很大的误导。实际上孩子父母打工赚钱的观念也深刻影响着孩子们的价值观。现在农民工日工资一般都在500--1000元不等,孩子们感觉到将来和父母一样打工也可以挣很多钱,比上学找工作强得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上学无用论在事实面前让老师们无言以对。记得在几年前,我曾对学生说:虽然老师工资低(当时800多元),也比你们家长种地强,我一月的工资就是你们家长种一亩地的收入,并且还不太累。现在我虽然工资3200元,但是我绝对不敢说比家长挣的钱多了,因为现在家长的月收入是我的5--10倍,我没有什么可以说服孩子们了。
虽然接受高等教育不等于必然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但确实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基本前提。高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越好的学校,对于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越高、训练也越严格、成才的几率也越大。而偏远地区的农民对此没有很深的认识,对于子女的教育不重视,就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读不读书是子女的事情,家长只要责任尽到了就行,而在父母外出打工的背景下,子女的教育就几乎成了一种完全自由的状态。缺乏有效的引导,农村的很多孩子更容易在现代社会的种种诱惑中迷失自我。
当农村孩子爬墙、打闹、早恋、玩网游现象在乡村泛滥的时候,无法去责怪这些孩子,也无法去苛责他们的父母、老师。农村无法与城市相比,在城市中有父母的陪伴和监管,而农村父母只有娇惯和认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育需要教育的振兴。教育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人的提升。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学会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规则,如何与师长、朋友等社会交往,如何用科学的眼光来规划自我的发展方向,如何遵守规则并且接收必要的社会规训。而不是在网络游戏世界中随波逐流,在无规则中肆意成长。农村是中国的根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农民家庭发展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应该为贫困地区学生的梦想护航,不仅要用更全面的政策来保障农村学生能读书,更要为其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孩子们在自己最好的年华里,好好读书,远离手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