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读书
不让虚名误终身——《我和郎朗30年》读后感之三

不让虚名误终身——《我和郎朗30年》读后感之三

作者: 生活馈赠与我 | 来源:发表于2016-10-11 20:12 被阅读829次

郎爸有个小伙伴,名叫赵轩。他总爱偷偷的和郎爸较劲,郎爸踢球他也踢球,郎爸拉二胡,他也拉二胡。由于虚荣心作祟,他喜欢炫弄技巧,总想在人前赛过郎。然而,赵轩最终一事无成,大学没考上,婚姻失败,事业上也没啥作为,可以说是他太强的虚荣心害了他自己。他没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虚名最终误终生,赵轩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可喜的是,郎爸是一位非常明智的父亲,他以赵轩为戒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把一点点毛病带给郎朗,尤其是虚荣心。他意识到,人一旦有了虚荣心,就会沾沾自喜于当前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学习过程中就会裹足不前,很难取得质的飞跃,最终与成功无缘。因此郎爸对郎朗很严格,始终按照中央音乐学院好学生的标准,要求他扎扎实实地练好每次琴。他在对郎朗的培养过程中永远是严格、严谨、务实、绝不浮躁,即便郎朗小有成就了,他也从不对他说“你是天才”之类的话,而是为他树立一个又一个能够得着的小目标。他深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郎郎不应满足于当前,他应该走向世界。

较之于郎爸,我们现在的父母,该羞愧不已了。“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方仲永的父亲显然不是古代的君子,他领着五岁就能作诗的仲永到处表演,到处炫耀,以满足他那“我的儿子是神童”的虚荣心。仲永长大后,神童的光环褪尽,最终“泯然于众人矣”,只留下世人对他的一声叹息。

我们这些当代的父母,与方仲永的父亲相比,虚荣心是有过之而不及。我们把家中的顽石当作自己的招牌,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赶场子学习。孩子果然不负父母的期望,各类奖状捧回了家。小小年纪,便颇负盛名。只是,顶着“神童”的光环,孩子可能会飘飘然,对学习也就不会很上心了。父母的虚荣心,孩子的虚名,或许最终会误了孩子的终身。

幸喜郎爸是英名的,他不以虚名为重,引领郎朗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造就了今天的郎朗。郎爸,终于不让虚名误了郎朗的终身。

iav.co/Ҷa�����R|�HAz�

相关文章

  • 不让虚名误终身——《我和郎朗30年》读后感之三

    郎爸有个小伙伴,名叫赵轩。他总爱偷偷的和郎爸较劲,郎爸踢球他也踢球,郎爸拉二胡,他也拉二胡。由于虚荣心作祟,他喜欢...

  • 他是如何创造奇迹的——《我和郎朗30年》读后感之一

    《我和郎朗30年》是国际钢琴巨星郎朗的父亲郎国任的著作,书中,郎爸倾情讲述了他陪伴郎朗成长的故事。郎爸是一位平凡的...

  • 一見杨过误终身,一睡段郎终身误

    阿Q爱上吴妈,表白说:"我要和你困觉",虽然实在但粗俗;女人爱上一个男人,会含蓄地说:"我要为你生孩子",其实质都...

  • 2018-03-05

    一见容止误终身,不见容止终身误。

  • 白居易的初恋情事

    符离中秋初相遇,一见君郎误终身。 (中唐诗人白居易和湘灵的故事写照 ・᷄৺・᷅ ) 水木年华有一首校园民谣...

  • 郎朗压力山大:广大网友都是吉娜的娘家人

    最近,郎朗的微博又沦陷了。郎朗和妻子吉娜以及母亲在机场被拍,郎朗和母亲两手空空,吉娜背着大大的粉红背包,推着行李。...

  • 人性

    爱不如恨,求不如抢。 熬不如疯,乖不如浪。 怀抱不如癫狂,咫尺不如离殇。 一见燕郎误终身。。。

  • 初涉《红楼》

    只因一曲终身误, 沉醉红楼自不知。 惟愿有生伴红楼, 不怕红楼误终身。 终身误 曹雪芹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

  • 误终身

    人生如戏,有时候比戏本还曲折,还唏嘘。 我的一个远方堂姑,暂且称她为小梅,我喜欢喊她梅姑。梅姑今年六十多岁,有一对...

  • 终身误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让虚名误终身——《我和郎朗30年》读后感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mb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