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不想变成的两个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自己的妈妈。
随着时光的流逝,世故的经历,当初不想成为老师的自己现在却梦寐以求希望自己能从事教育的工作,说实话,不管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还是家庭的需求,教育行业对女孩子而言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而另一个最不想变成的却发现自己正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
长大后,我终于变成了我最不愿意变成的人!就像《都挺好》里面的苏家那样,我的家庭也是女强男弱,妈妈一贯强势,处处要强,爸爸虽说不会像苏大强那般软弱,但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家里小事妈妈管,大事爸爸做主,可是,然而,事实上,大事是不存在的。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并不好,父母终日劳累,总是希望我懂事点,即便不能在体力上帮他们分担,但在精神上也在默默承受着。妈妈总是对我说你不能和谁谁谁比,咱家条件不好,要么就是你可要争气点,我们全指望你了。那种不能言明的压力伴随着我整个少女时代,越懂事就越沉默,越沉默就越无法和妈妈和平相处。当你懂事时她会觉得你木纳,当你放肆时她会觉得你不省心,当你明明想要一条连衣裙而她给你买了一身运动装后还要装作满心欢喜的接受,当同学跟妈妈手挽手亲密撒娇时我在心里默默体谅妈妈的不容易……我的懂事慢慢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
长大后,我终于变成了我最不愿意变成的人!成年后,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总是告诉自己,不能像妈妈那样生活。哪知越是如此,反而越是发现自己会控制不住,会焦躁,会自己给自己压力,总觉得什么都不尽如意,会忍不住抱怨,和妈妈的对话永远都是“都挺好的”,再没有其他,想要对父母尽点孝心,总是你做的和她想的远不在一条线上,找妈妈唠家常,越唠越心烦,和爸爸谈工作,越谈越觉得不如不谈。
在自己的婚姻里,也习惯于强势,什么都要管,也什么都要强,对待孩子也逐步失了那份初心。当初羡慕别人的平和温情,想要自己努力这样去做,却发现内心的枷锁太重。
说句实话,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与上了年纪的父母相处,真的不容易,我总是把自己束缚在这个圈子里无法逃避,反而在无形中也影响了自己正在有意无意的往里面深陷。
长大后,我终于变成了我最不愿意变成的人!我想,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梦想的延续,更是自己活着的独立个体。就像一幅画,谁都去指导一下,他可能已经忘了他原本自己想要画什么了,他的人生不该是临摹,而是创作。我还是要努力脱离那份枷锁,才能活的洒脱一点,简单来说就是为自己活着,我想要的平和,温情,还是要去寻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