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边,三个同病相怜的人碰到一起。在相互诉说病情感受的同时,都深深的流露出对生命的眷恋,与对病情的无奈。他们说,活一天算一天,活一天赚一天。议论的主题,始终围绕着生命的长短,却忽视或没有谈及生命的质量。
生命的质,与生命的量,就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生命的质是人的生存状态。生命的量是寿命的长短。二者虽然共 存,但是不能互变。只有量没有质的生活,比如植物人或者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人,生命的量再大又有什么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有满意的生存状态,即便是没有量的保证,那也是曾经的辉煌。就算是昙花一现,那也无愧于生命,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虽然生命的量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是生命的质——也就是人的生存状态——却是可以调整与改变的。甚至是可以选择的。当生命的量无法改变时,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改变生存的状态。特别是面对疾病与死亡威胁的时候,人类不应当刻意追求生命的长短,而应当把心思放到生命的生存状态上。力争做到不哀叹,不惋惜,不破罐子破摔……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尊严和质量。就像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老先生生前所说的,“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一天”……
生命的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生命的质,却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也是可以选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