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华文,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女儿在寄宿制学校上小学四年级,每周三会回家一次,短暂的周末就是我们相处最长的时间了,因此彼此都会非常珍惜。
本着“将童年还给孩子”的想法,周末就安排得比较轻松。孩子周五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样周六就可以好好玩一天,周日上午上兴趣课,下午就应该返校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每到周日下午返校的时候,心情似乎都有些沉重。孩子已经学会自己收拾东西了,但显得还是有些磨蹭,似乎不愿意那么早早地回到学校。于是,我们有时也会帮她收拾收拾,总担心什么会有东西给遗漏了。
家和学校在同一座城市,相距差不多有6公里的样子,以前是开车送学,虽然路上很快,但出发得晚、到了学校还堵车,因此也显得很忙碌。于是,我提议,我们走路上学吧。
开始试验时,孩子有些畏难情绪。我总能想到引诱她的办法,要么答应买个烧饼,要么带点零食,这样可以边走边吃、说说笑笑,就不觉得那么累了。实在走不动了,就干脆在路边草坪上休息一下,喝点水。路上,我们有时会做一些小游戏,更多时候是聊天、讲故事,我喜欢让孩子说一些学校里面的人和事,她很愿意有我这个忠实的听众,孩子的心思还是很广阔的,从中我也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点滴。
当然,我们会尽量让走路变得不那么枯燥,比如,有时会走不同的路,自从我们发现一条田间小道可以避开公路时,我们就爱上了这条小道。在小道上,可以近距离地看到小花小草,特别是在这个季节,荡漾在一大片菜花里面的,心情真的会随着和煦地春风飞舞起来。一路上,我们会认真地发现路边的美景,感受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这样走了几次以后,孩子就习惯了走路上学。每个周末送学时,就会自觉地收拾背包,开始走路。
走到学校以后,尽管身体上还是略有疲惫,但是身心是放松的。孩子本来可以直接去教室的,但是她还是会找种种理由再陪我到寝室,这样会来回地上下好几层楼梯。我其实是理解的,她就是想和我多呆一会儿。以前还小一些的时候,她会明显地流露出来,让我们多陪伴一下,或者要求一起吃饭,现在,她学会了克制。当然,如果见到她的好朋友,她可能会瞬间忘掉这不愉快的体验。
送学的路上,我们越是有心与心的默契、有美好的体验,分手的时候,就越是觉得有些依依不舍,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总会说:爸爸,星期三晚上来接我。
我会故作轻松地答应着她,却不敢回头,害怕看到她回过头来的期盼的眼神,或者她那娇小的背影,或者让她看到我的眼里暗藏的惆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