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陶土无声耕者有情——李竹玲大师在“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

陶土无声耕者有情——李竹玲大师在“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

作者: 许永杰 | 来源:发表于2018-10-29 13:01 被阅读0次

        为了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增长创新能力,贵州省文化厅、贵州民族大学于2018年9月25日~10月25日主办了为期一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李家瓷坊总经理李竹玲应邀在“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研修班授课,来自基层从事传统陶瓷技艺的学员参加了培训。

李竹玲在工作室

        李竹玲出身陈炉陶瓷世家,系耀州瓷的传承人。1986年步入瓷界学艺,30余年刀耕不辍,她在继承传统装饰技术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艺特点和风格。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陶瓷协会组织的陶艺大会展览及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银奖,广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收藏。

        在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讲台上,李竹玲为学员们讲述了耀州瓷的历史、文化和工艺技术,她以《坯上雕刻技艺研习》为题,以刻花“精美绝伦”、釉色“清水盈匀”的耀州青瓷为案例,对“精比琢玉”的耀州青瓷釉下的划、剔、贴、戳、镂和单刀刻花和双刀刻花等完美独到的刀刻技艺风格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与讲学,让学员们直观的体会了耀瓷的雕刻技艺与耀州窑的魅力。

李竹玲在教学现场

        在贵州民族大学陶瓷工艺坊里,李竹玲不仅通过大量图片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耀瓷的装饰纹样以及装饰手法,她还以自己三十余年的刀刻经验,手把手的教学员如何在坯体上运用直角刀、三角刀、梳齿刀、尖针刀的刻花技艺,并耐心地指导学员,如何把握顿挫、急缓、勾挑、翻转、轻重的不同,如何在作品中展现出曲折、疏密、刚柔、动静不同的刀法艺术效果。

李竹玲与学员交流切磋技艺

        李竹玲在授课期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通过实践演示,让学员们更直观的体会到耀瓷雕刻之魅力。她的“刀起刀落”,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她对传统的装饰纹样驾轻就熟,量器施艺,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艺特点。凡花卉草木、一山一水、昆虫动物以及人物,皆在她的刀下栩栩如生,灵活灵现,富有情趣。她的刀下的作品牡丹纹或刚劲豪放,或飘逸柔和,都让在场的所有人拍手叫绝,称赞不已。

李竹玲在为学员示范刻花技艺

          在为学员演示陶体刻花的李竹玲,恬静淡定,寓意在胸,腕灵刀活,因势施刀,她的一件件陶瓷精品,质朴中隐藏灵性,热烈中蕴藏平淡。她和她手下精美的纹样渐渐融为一体,使学员们再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了陶土无声、耕者有情的神韵。

李竹玲在为学员传授指导

        本次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名家授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作品导向与成果检验相结合,使学员们开阔了视野,全面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综合素养。

(文/许永杰)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许永杰,铜川市陈炉镇人,喜爱文字,爱好摄影,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及《人民日报数字铜川》、《陕西文明网》、《铜川第一线》、《铜川热点》、《E铜网》、《黄堡书院》、《智慧铜川手机台》等诸多网络媒体。

        本人著有《悠闲自得》、《悠然自乐》、《香落尘外》、《春华秋实》文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陶土无声耕者有情——李竹玲大师在“土陶技艺及创新拓展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rb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