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设置减速带,控制行车的速度保障了安全。
思维方式也有类似的减速带,但是却给我们带来思维上的误判。
像山中的雾气,看不清事情的本来面目。
关于思维方式强烈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思考快与慢》,当时看的感觉是完全颠覆了思维认知。
今天分享思维的几个减速带:
1. 晕轮效应
明星上镜营造出阳光正向的形象,我们很容易联想他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所以爆出有些明星吸烟我们会觉得很诧异;
生活中我们更容易相信我们喜欢的人说的话;
在某一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其他方面我们也很容易相信他说的话;
以上都是晕轮效应,我觉得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开客观看待,某一方面的杰出并不代表全部,感觉有点像不能以偏概全。
2. 信念固着
有一部分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他的认知,知识世界,他的观点就是对的,可怕的是他还会选择性搜集生活中的论据证明强化他的观点。
这样就形成一个出不去的怪圈,生活中有选择的论证会强化它的观点,更加坚定了他的观点后,又继续有选择的寻找论据。
每个人都有他的认知世界,接受不同的观点,多角度选择经得住推敲的观点。
3. 可得性启发
飞机和私家车哪种更安全?
数据统计,飞机的安全性远远高于汽车,但空难一旦发生,会被大肆的宣传报道。
我们更容易接收到飞机发生危险的信息,所以相信和汽车比起来,飞机更危险。
因为接受关于飞机危险的消息多。
有时陌生的消息即使是准确的,但和随处可见的消息比起来,我们却很难接受。
和人相处感觉也很类似。
客户释放出友好合作的信号,我们容易默认他为我们更重要的潜在合作伙伴,而实际上给你带来更大收益的可能是那个不是很好相处,说的不多的客户。
受到可得性启发的影响,在做选择时容易出现错误。
刻意关注甄别生活中的可得性信息。
4. 一厢情愿
焦虑和压力是我们不想面对的,所以和承受相应情绪相比,我们更想要接受我们想要的结果。
所以在脑海里的事情可能并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可能会按照我们所期望的有所变化。
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希望他按照我们所期望的去发展,而是在了解事情的本来面目后,勇敢面对,客观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帮助我么拨开迷雾,找到事情最核心的关键问题。
学校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学习批判性思维让自己的思维不至于被困在一个圈子里,你是有选择性的接受自己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生活在一团迷雾中。
批判性思维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想解决提出的问题,了解潜在问题是关键。
提出问题首先要对整个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详细的了解,找准潜在问题,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提问。而找准问题,需要注意思维中的减速带。
真正有效的推动事情的发展方向,提高沟通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