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4-13作为儿子的员工和作为员工的儿子

2020-04-13作为儿子的员工和作为员工的儿子

作者: 茶语茶意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16:55 被阅读0次

    两年前,一批90后应届大学生进入我们单位。我像往常一样,要给新入职大学生讲企业文化课程。
    课间时,一个带着厚厚眼镜的黄毛小伙傲气地来到我跟前:“老师,你是哪个部门的?”
    “**部门。”
    “我实习完了就去你们部门。”
    “哦?”我一听这话,愣住了。这小伙子可是来者不善啊。
    因为,每一年进单位的大学生,都是和企业签订了合同,要在基层车间干满5年才能其他部门的。
    这小伙子竟然“口出狂言”。
    “是吗?看来你的确不一般啊。”我说。
    “嗯,很快你就知道原因了。”小伙子的嘴角露出狡黠的笑。

    很快,我知道,这位黄毛“眼镜”,原来是我们**领导的公子。难怪……

    在之后的大学生实习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到这个小伙子,但评价都是诸如“说话很狂”“傲视一切”“非常了不起的样子”……

    说这个小伙子,不是要讲什么故事,而是联系到李老师课上所讲,要知道自己在什么场合下的角色。这个很重要。

    黄毛小伙,就没有很好地区分开,他什么时候是作为儿子的员工,什么时候是作为员工的儿子。这就像是“作为咨询师的女人”还是“作为女人的咨询师”一样。

    医生要能够“人的病”看到“病的人”。而心理咨询师或者社会心理服务师就要透过“人的心理问题”看到“有了心理问题的人”。比如面对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我们不能只盯住对网络过度迷恋的“瘾”,要看到这孩子还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还要看到这个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家庭以及学校。如果只会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会是个好医生。能够透过“人的病”,看到“病的人”,背后所展现的,是深厚的人文情怀。

    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咱是干什么的,只要在和人打交道过程中,都不要忘记,“你”和“我”都是活生生的人。

    既然是人,便各有各的认知,各有各的生存生活背景,各有各的情感。当我们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要首先把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

    一、角色转换灵活(反映了社会化的程度)

    1、咨询室中:作为求助的人还是作为人的咨询,作为女人的咨询师还是作为咨询师的女人。

    2、在家庭中:作为母亲的老师还是作为老师的母亲,作为女人的母亲还是作为母亲的女人。

    3、在社会中:作为女人的市长还是作为市长的女人。

    二、医学模式转变

    1、人文情怀:从病到人,高度决定视野,故对人的看法又因高度的不同而各有层次。

    2、对人性的理解:关于人生观、人性观、世界观,从自尊到他尊。

    三、把男人当男人,把女人当女人(他尊:能看到他人的独特性)

    1、购物时男女的差异:

    生理上,购物前后女人大脑皮层的变化;心理上,男女对撞衫的不同赋义;社会上,生存进化结果导致男女分工差异。

    2、在表达方式上男女的差异:音调种类、交流信号数量、单频双频。

    3、在思维、暗示、从众方面男女的差异。

    四、把孩子当孩子(他尊:能看到他人的独特性)

    1、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共性特征。

    2、被攻击时的表现形式:向外、象征化。

    3、关于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的思考:

    ①家长角度:知道刻苦是反人性的。

    ②本性角度:趋乐避苦,引出仇和现象。

    ③老师角度:讲课不生动打掉孩子兴趣。

    ④反向:刻苦导致误区的见闻。

    ⑤正向:培养孩子学乐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4-13作为儿子的员工和作为员工的儿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st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