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课?我将来都用不到。”与小孩子们交流时,常被问到这句话。他们说这话时,一半戏谑着,一半认真着。那脸上闪现的表情让人真心觉得他们是对的。可仔细想来,孩子们还是因为学习某个课程遇到了麻烦,被任课老师批评或忽视,被家长批判,才有了想放弃甚至是痛恨这门课的想法。
孩子们都不太学习,因为学习要动脑,要与他人竞争,如果失败的话,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经历过,故而想逃避。
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呢?
首先,家长不要过度关注成绩,放平心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成绩。一个班级里每个孩子都不同,用统一标准定义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有差异的,所以不要太在意成绩,尤其是某一次成绩的高或低。
其次,真心的接纳孩子。无条件的接纳不好做到,可这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的。孩子没有错,是后天环境赋予的条件,让孩子们有了对比,家长的虚荣心、与他人的对比产生了对自家孩子的不满,故而对孩子过度要求了。
第三,对孩子放手。孩子的事情由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应该早就告诉孩子的。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才会从错误中修正,越来越好。
做合格父母,才能有合格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