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很多英雄之死的原因令读者看来都缘由清晰,这属于旁观者清,于英雄自身而言自然难以成全。这次说说陈宫之死,主要涉及谈谈两个故事:一是陈宫对曹操的抛弃;二是陈宫对吕布的坚持。这两个选择因果循环,促成了他最终的死亡。由此说说对人为人谋事的启发。
首先是陈宫对曹操的抛弃。曹操沦于阶下囚时被陈宫所救,救他是因为陈宫心中视董卓为贼,故敬佩曹操持刀刺贼之举。二人相约成大业,但于途中曹操却因多疑杀害了好心救自己的叔父家人,后来又因自保接连杀死了叔父本人。曹操的情义无常让陈宫心寒无比,他认定曹操阴险狡诈,与他非同道中人。于是抛弃曹操而去。
其次是在徐州城中陈宫对吕布的坚持辅佐。吕布虽勇却无头脑,处儿女私情于无度,因貂蝉而贻误战机。又中曹操奸计,信任曹操派往徐州内部的奸细,且对陈宫态度傲慢。尽管如此,陈宫仍坚持认定吕布心思单纯,不忍离开吕布。最终吕布步步中曹操奸计,送上了自己的性命。而陈宫也选择了赴死,临死前陈宫感叹河山大好,足以见得他对家国天下的留恋与热爱,足以见其对初心的坚守。
陈宫虽死,但他豪迈,视死如归。无论是他对曹操最开始的放弃还是对吕布一直的坚持,抑或是赴死的坚定心态,都能反映出一点:他恪守初心,恪守原则,结交于仁义,厌恶小人。
但以旁观者视角观之,陈宫对初心的追求可以再拔高一个层次,那就是追心不追人。吕布虽仁义,但欠缺谋略。陈宫其实可以另投贤明之主,追求内心的信念。但他只认定吕布为人直爽,在对待另一个人时表现的不够明智,这个人便是刘备。陈宫只是一心辅佐吕布,没有看看身边的其他人。在对待刘备时表现的过于决绝,甚至不惜出不义之计。如果他能够在对待刘备时给自己留条后路,结局可能会更好。
陈宫择主的前后过程可以启发我们,做选择时要看得足够广远,不能钻牛角尖,死心眼。做人做事不要过于决绝,给自己留条后路才是正确的选择。前路漫漫,不要看不起弱者,很多时候给别人留条后路其实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仅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