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优享。
许多年以前,我曾经因为要完成一篇工作论文的任务,想要查找一篇外国论文的核心内容。
那时,因为是压下来的一项额外任务,周围的领导同事,都认为只需要敷衍敷衍,完成任务就行了。
有志于成为工匠的我,那时也同样这样认为。
刚好我在工作中了解到国外同行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就想直接借鉴一下他们的经验,应付任务,随便写写就了事。
那时,我对其中的一篇简单介绍的硬核文特别感兴趣,想要查找更多的核心内容。
但是翻完所有我能找到的平台,都找不到。
最后我想通过一位朋友,查询一下具体内容。
但是,这位朋友这时就顾左右而言他,委婉地拒绝了。
你知道我当时什么感觉吗?
你跟我讲普世价值的时候那么嗨,你想撩妹的时候那么嗨,你满嘴跑火车时那么嗨……
但当我只是想找些你们创造的基本理论作借鉴时,就嘴上拉链,喔喔喔哈哈哈了。
技术封锁。
本来以为离我挺远的,因为我的工作领域是接地气的人文不是科学技术。
但这一次,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技术封锁,而且,真的蛮全面的。
这一次爆出来的任正非的极限生存理论,我认为,他不悲壮,只是早些认清现实而已。
帝国主义向来亡我之心不死。
回头说说我的论文。
我那时候气得,这一下子,牛脾气上来了。
你不给我是吧,那我就真做点什么出来给你看看!
我一个部门的样本量,抵得上你几个州的量;
我工作一年遇上的问题类型,抵得过你们十年的积累;
我的国内同事伙伴以及前辈,也有不少经验教训可总结借鉴;
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可我们也有胆去试、有经验就总结、有教训就吸取。
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是只有你们才能做得出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度很大的工作后,我认真地做出自己的论文。
刚送上去的时候有些忐忑,因为那时候,许多东西,看上去就像遥远的幻想一样。
但是我拿那么一句话安慰自己:理论家只负责理论部分,一百年后就有人去实现了。
现在,不需要管那么多。
没想到,最后论文获奖了,还是国家级别的。
接下来,就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了。
摸着石头过河,从我做起。
这个过程很艰苦,我亲眼看见了大家的勇气和毅力。
但历史的发动机已经开始工作,它不会再停下来怠工了的。
你封掉的,是你落后的技术,不是我前进的脚步;
你以为你封掉了我的脚步,却不知道你的封锁,让我起了做发动机的心,驱动了历史的车轮,开创了新的时代。
最后,疯的是你不是我。
我在发奋,而你已是发疯。
疯狂才是坠灭的开端。
回到优享的这次征文活动:“打破封锁、逆风起飞”——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打破封锁并不是那么难的事,只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已。
现在,我们基本都实现了仓禀实,不再需要饿着肚子搞科研,就没道理比我们的前辈做得差。
对企业来说,填饱肚子活下去是第一要务,而后再来谈普惠世界,就不会沦为一场空谈。
好好地夯实基础,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地招纳科研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鼓励工匠型人才向科研方向复合,好好地用自身铁打的核心竞争力,扎扎实实地活下去——这样才能打开历史的发动机,驱动历史的大车轮,碾压一切险阻。
直至水陆空三栖,不止于扬帆起航。
此时,谁还能对我技术封锁?
不存在的!
我反封你还差不多!
到那时就不需要辩论赛了,只要两个字:
削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