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研习资料
道德经中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中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作者: 西楼望月圆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9:21 被阅读0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在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它的字面含义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是老子对“水德”进一步展开了,而且把它与“人德”相比较了。

“居善地”。水的特性是向下。因此,水一般都是一刻不停地、毫不犹豫的奔向那些低洼之处——世俗的人们最厌恶的地方,这是“水往低处流”,但人是要“人往高处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要往“高处”走,那就势必要“争”,轻则拳脚相加,头破血流,重则你死我活。如果有人能注意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谦和的心态,那么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上善”的行为之一。

“心善渊”。水的本质的清明宁静的,从来不受任何外来物的影响。它在急速运行时可以混杂夹带着泥沙砾石,但一停下来,就慢慢澄清了,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我们做人,能象那样始终不被环境所迷惑吗?始终保持住清明宁静的本心吗?能不改变天然的本性和善良的初衷吗?

“与善仁”。水对任何物体都是很“仁爱”的,瓦砾和宝玉都可以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它绝对不会厚此薄彼。参天的大树和卑微的小草它都愿意去滋润,既不趋炎附势,也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水的声音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声音,也是最变化莫测的声音,但是每种声音都符合它的身份。它可以是春雨式的“润物细无声”,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政善治”。水完全根据“道”的原则和具体地理环境来决定它要走的路,无论东西南北,无论直行蜿蜒,它都依据地势而为,绝对没有什么主观上想要去的地方。它只有一个大方向,奔向低洼,不考虑气派和面子的问题,绝不会自动自发地去趋吉避凶。水执行的是真正的“无为之治”。

“事善能”。水的功能是最多的。它可以滋润,可以溶解,可以清洗、可以冲刷。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动善时。”水又是最善于等待时机来发动的。春天万物复苏、萌生,需要一定的水,它就来了;夏天万物生长壮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的;秋天万物气息收敛,生机转入种子,相应降水就开始少;冬天万物闭藏,生机封固于内,就基本上不怎么降水,即使降水也不流动(雪),留待来春地气回暖、万物复苏时再用。

要理解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什么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看看水吧。只有象水这样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家庭、对待师长、对待同事、对待朋友、对待家人、对待人生的所要面对的一切,才能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和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和忧难,这才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相关文章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含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含义 道德经里的这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真正含义是够我们受用一生的大智慧。 ...

  • 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名言50句 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源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

  • 水的感悟(二)

    “上善若水”,水是“至善”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 【觉悟《道德经》,上善若水、功成身退】

    【觉悟《道德经》,上善若水、功成身退】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 上善若水 利物不争(摘抄)

    上善若水,利物不争。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

  • 可柔可刚的水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是柔软的,包容万物,不争不抢,默默的容纳万物,所以水最为...

  • 道德经里的不争与无为

    《道德经》中,第八章明确指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

  • 知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面含义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中的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fag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