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的评论功能的体验创新
作者:朱宇轩,班级:工业设计1601,课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指导老师:余永海。
选题围绕“哔哩哔哩”、“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这类视频App中的弹幕、评论的体验问题,并以哔哩哔哩为例,展开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交互设计创新。该选题的目标用户为以想要一个良好的观影环境的用户。
一、 选题介绍和基本分析
在开始做这篇文章前,我先在哔哩哔哩(以下都简称b站)做了一个小调查,以视频和弹幕评论结合的形式,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调查用户喜欢b站的原因和搜集他使用该App不愉悦的一刻,以下截取了部分评论。

可见,评论区、弹幕区的不良信息,会严重引起用户对该App的反感。b站风纪委员会的出现,让用户更加了解b站的行为规范与处罚力度,也让用户融入到审查机制中,起到以身作则的效果。同样,之前b站的应用商城下架审核,我们也需要引此为戒。
App出现前,人们的常见活动情形?
在视频App出现前,人们只能通过固定的电视,来观看视频。这类情形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无法随时随地收看视频,只能与身边的人讨论、分享视频,无法下载缓存视频,无法上传自己的视频。随着视频App的出现,逐渐满足了这些人们的需求。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这次我所针对的,评论区存在的乱像。
首先,为什么用户要评论?用户评论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视频的看法,同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讨论。其次,就像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用户对视频的看法是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再者,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我们可以很容易就隐藏我们的身份。因此,用户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完全不顾后果,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也就导致了我们所说的“键盘侠”在评论区为所欲为。
应需而生,App产生了评论区的传统的审查机制。现在传统的审查机制,或者说在b站的风纪委的功能出现之前,一个违规评论(弹幕)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用户发送一个违规评论,其他用户发现并举报该评论,官方工作人员或者电脑机器判定该评论是否违规,并作出相应的措施:不处理、删除或者封禁等等。对于发违规评论的用户,他可能只是为了搏人眼球,但对于举报该评论的用户,他可能会因为自己喜欢的视频被否认,产生负面情绪。

然而,在b站风纪委功能出现之后,随着b站的上市,b站这个平台越做越大,评论区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确实,风纪委员会将评论这一个简单的举报功能,增加趣味感、参与感,让用户参与评判。但是,就像那句话,“山大了,什么鸟都有”,随着用户的增加,评论区和弹幕也越来越不受控制,引战、人生攻击、无脑黑等问题也越来越多。
本质上,人们想获得什么情感体验?
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们的评论活动,首先最期望获得的是影响力体验,然后是社交体验,还有兴趣、归属体验,成就、道德体验等体验。
影响力体验:我们大多评论是为了表达我们对视频的理解,或者帮助其他用户理解。这类评论会得到其他用户的认同,从而自己在该视频内产生一定量的影响力。然而,一个负面评论在某些方面更能引起其他用户的注意,带来正面评论达不到的一些效果和影响力。
社交体验:用户会给他认为好的评论点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有着类似的兴趣爱好,有着共同的话题。他们可能会在评论区深入交流,也可能会在私下结为好友等等。这也是用户想评论,看评论的原因之一。
兴趣、归属体验:视频为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小型平台,或者说一个小型兴趣圈子。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在这个圈子里,也油然而生一种归属感。
成就、道德体验:这部分体验存在于风纪委员会这部分功能的开发,用户参与到违规评论的评判惩罚之中,带给用户惩治“坏人”的成就感,正义感。同时加深用户对规范条例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规范用户自身行为。
重新定义:b站评论功能
b站的评论功能可以是一个兴趣圈子,也可以是一个知识导师,或者一个传送平台,甚至全部都是。
兴趣圈子:兴趣圈可谓是视频App的很重要的一个点,将正面的信息快捷方便地传达给用户,把负面的信息快速、及时的处理,始终是改善这个兴趣圈子的两个方面。知识导师:人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视频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知识点需要科普给用户,从而减少部分用户对视频的误解。传送平台:在某一个视频的评论功能内,让用户分享类似的有趣的视频,从而让更多用户看到。
二、发现问题:调查现有解决方案的情感体验问题
1. 列举现有App方案的活动情境
以b站的评论区为例,主要的活动情境有:
(1)短评情境:看完一个视频后,用户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或者对视频的补充,通过一段文字的形式,展现给其他用户。频率较高,重要。情感体验:影响力体验高,社交体验一般,兴趣体验一般。
(2)弹幕情境:在观看视屏同时,用户表达对某一视频分镜的看法、观点,以弹幕形式直接发送到视频中。频率极高,重要。情感体验:影响力体验一般,社交体验较高,兴趣体验高。
(3)其他,略。
2.逐类分析情感体验
按照情感体验分类,逐一核对现有App的情感体验,从发生频率、情感的积极消极、唤醒水平高低等方面,发现情感体验不足之处。
(1)生存体验:几乎没有
可以通过方式,让用户对自己的账号有极强的求生欲,从而降低用户的违规可能性。
(2)好奇体验:发生频率高
对于视频App,好奇体验存在于两种情况中:一是当用户看完视频后,会好奇其他用户对该视频的看法,唤醒水平低;二是当用户未看视频时,会先好奇其他用户对该视频的评价,再决定是否看该视频,唤醒水平相对较高。
(3)成就体验:发生频率低
成就体验存在于b站风纪委员会中:当自己判决的评论遭到自己理想的处罚时,风纪委会感受到由内而生的成就感。
(4)兴趣体验:发生频率高
兴趣体验由对视频的兴趣体验带来。其中积极的喜欢感存在,消极的厌烦感也存在。
(5)自我体验(自信、自尊、自豪和自爱):几乎没有。
(6)依恋体验:几乎没有
(7)归属体验:发生频率低
当用户在评论中找到与自己看法类似的评论时,会感到一定量的群体归属心理。相反的,当大部分用户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时,会影响新观众的看法。即使可能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的看法和情感,群体成员也会意见统一,好不怀疑。
(8)影响力体验:发生频率高
用户发送评论大多都是追求一定的影响力。视频App中建立热评功能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某一条评论的影响力。缺点在于系统无法判断这一条评论的正确性,仅仅根据其他用户的一些行为。
(9)道德体验:发生频率低
道德体验在风纪委评判评论时会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道德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10)审美体验:发生频率低
美感和厌恶感都有,决定评论的走向。
(11)理智体验:几乎没有
3. 提出体验的创新目标
(1)激发用户求生欲:在现在已有的规则基础上,对于新用户,可以加大其的考核机制;对于老用户,可以加入信用评级,当评级降低到某个阶段后,重新考核,或者一段时间之后考核,甚至永久封禁,就和机动车驾驶证制度一样。
(2)加大风纪委成就感:在已有的每个月风纪委的评级基础上,给与不同分级风纪委不同的权力,比如视频弹幕的监察,评论区举报加急处理,增加每日可处理举报评论的上限等等。
(3)负面影响力的处置:在已有评论的点赞功能的基础上,增加评论差评功能。当差评与点赞的数目到达某个比例时,该评论将无法置顶,无法上热评,甚至锁定、隐藏等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