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很困惑我到底是内向型的人还是外向型的人?
身边的盆友都觉得我很外向。
可我却一直觉得我很内向,或者说在家比较内向,在盆友面前比较外向。
直到我读大学的时候,刚大一去学校,有一个学长来接新生,送我妈妈和我,还有另外一对母女去旅馆。我和另外一个妹子就是天壤之别,那个妹子一直咨询学长各种事情,可我从头到尾就叫了一声学长。学长回学校之前,对我说,你好内向!
说实话,那是我除了亲戚,家人以外第一次听一个与我同龄的人说我内向。我试图辩解说,因为我第一次见你,不熟嘛,所以不知道怎么说话。
学长说,不是的。当你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你对周遭的环境,人的回应就能看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话很少,除非别人问你问题,不然你压根不会说话。
我去找了关于内向还是外向的区别来看,发现我真的比较偏向于内向。
以下是摘抄的一个博主的一段话:
内向型人格,在陌生社交中会消耗能量,容易感觉疲劳和恐惧。
外向型人格,社交和簇拥是获取能量的一种方式,这种生活状态让他们感觉到舒服和安全。
社交中的一个规律:绝大多人是被动的,他们往往秉承,你不对我好,我凭什么对你好这种态度,但是你主动以友善待之,他们亦能礼尚外来,一来二去也便能成为不错的朋友。
所以往往越主动,越能够主动示意友善和关怀的人,人缘会越好;同样,社交所带来的负担也越沉重。
我做了一些检讨:我关系好的朋友,大多数是因为他们主动示好,也就是关系建立更加依赖对方的主动,只有极少数人是因为我足够欣赏,由我主动建立的关系。如果你也是这样,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其他人的友善所绑架,而裹挟进他们社交圈子,如果是这种关系,被动建立的友谊圈子,往往是他需要你更多一些,你是一个付出者。
还有一个规律:友善并不能够让你成为圈子的核心,决定你的社交地位的仍旧是你在现实中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只有友善而没有实力往往会成为被群体消费和支配的对象。
你的优秀和强大,不仅能震慑那些只知一味索取的人(他们更喜欢欺负弱者),也能让你的帮助显得更加稀有和珍贵。
对我来讲,陌生社交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真的是要坐下来吃饭,聊天的话我会觉得很累。我接触人,接受人需要时间,一般也不会很主动。
之前,我遇到一个老师,是专门做教练的。他跟我聊了大概10分钟的样子,对我说,你很内向。我说,你才跟我说话10分钟,怎么就知道我内向呢?他说,从你说话啊,还有你对周遭环境的反应啊。我说,可是我很多盆友说我外向哎。他很不客气的跟我说, 你的外向很多时候都是你在强迫自己。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既然内向为什么你会有很多盆友?
其实内向还是外向并不是看盆友数目多少的。跟很多人成为盆友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能我们有一个相同的目标,相同的爱好,相似的性格。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面,即使一个一直热情洋溢的人,他也会有心情低落的时候。即使一个一直低调内敛的人,可是讲到他擅长的东西,喜欢的东西,也可能打开话匣子不是吗?
很简单的判断你外向还是内向的一个不成熟的小方法: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你会更自在?
对我来说,如果没什么事情,我一个人呆着最舒服。在家最高纪录应该宅了有半个月之久,门都没出过。我姐约我经常是没音信,很多盆友约也是拒绝。
如果跟盆友两三个人在一起的话,其他的人都不说话,我可能会喋喋不休的讲话,那是因为我怕空气突然的安静。如果同行的人是一个很会说的人,很可能我一句话都不会说。
不管内向还是外向,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