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的时候,我喜欢去翻看那些评论,当中会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故事和感悟
“得不到的爱情,还不如一个人自在”
“低质量的恋爱,不如高质量的单身”
“哪有人喜欢孤独呀,只不过是怕失望罢了”
……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61669/a540a3dcfa09ea67.jpg)
每次看到类似的评论,总感觉评论的人在恋爱与否的选择中有点退而求其次的无奈。
渴望真爱,但又怕在交往过程中受到伤害,可能是部分人心中很矛盾的一种状态。爱情萌芽的同时不安也悄然而至。这种不安,或者可以称之为“我爱对了没有”。
而为了“爱对”,我们会做很多在别人看来很“作”的事情,来检验爱的真假。其实真假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当我们选择检验的时候,我们分明已经感觉这爱不够真了。当然对方也能察觉到我们的想法。这时,彼此的心中开始埋下不信任的种子。
这种不信任感会随着“作”的次数增多不断的积累,最终爆发,无法挽回。
这个“作”,男女都一样有,而且通常我们所说的“作”,更多的是指一些无理取闹或者任性的时候。但真正“作死”一段关系的,不是那些我们能回忆起来的事情,相反,是那些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慢慢“作死”了关系。
想象一个简单的情况。
相亲的时候,我们都一定会了解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工作、学历、家庭条件等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就是这么正常的事情,可能就自己搞砸了。回想一下问这些问题的整个过程,我们的神情、语调、动作传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给对方,是不是这里面透露着你的不满、嫌弃、偏见和关注点,这一举一动,对方是能感受到的。
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对方,以后也不会在一起,无所谓。我喜欢对方,自然会有态度,还很热情的。
嗯嗯。。。反过来想,我们会喜欢上一个势利眼的推销员吗,面对衣着穷酸的客户一屑不顾,面对外表光鲜的客户热情洋溢,听起来都觉得不舒服吧。
“作”是内心不安的一种表现,说到底,是我们不安的情绪会引发种种言行,让对方感觉到不舒服,也内心感到不安,继而产生了想法。
这种不敢恋爱的心理状态,短时间是没办法马上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先从自己的态度开始改变起来,想一想自己觉得的一些无所谓的人和事,先重新拾起自己的态度来面对,相信很快我们就能看到不一样的变化,并且很有可能真爱也悄然而至,不必再苦等缘分。
最后,我们要不要以志玲姐姐为榜样呢?我们可以凭直觉想一想,她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再决定不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