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亲爱的孩子
“妈妈,你摸摸,我手心都出汗了!”搂着激动颤栗的儿子,我情不自禁地在儿子的额头上亲了一口。
“好了,没事的,没事的,你真棒,谢谢你!。”我显然也有些许激动。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一百多位家长孩子和二十多名老师的面,我搂着我十二岁的儿子,我亲他了。的确并确实,我亲他了。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情不自禁------
坦言,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六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工作和求学,我把他交给了他爸和外婆,聚少离多,孩子心理上总有一种抗拒。尽管我试了很多办法和他亲近,似乎总是很牵强和别扭。2009年研究生毕业,我们一家人总算聚到了一起,此时儿子也已经六岁了,上小学一年级,我也开始把精力转移到他身上。
你的过去我不怎参与,你的现在和未来倍加珍惜。我想我应该弥补这些年对你的亏欠。于是我买了幼儿画报、儿童文学、音乐视频------,就是想和你呆的时间长一点,分享的爱和快乐多一点。然而,这一切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他可以在电视机前呆几个小时,却不能听你讲完三分钟的寓言小故事;他可以带领他的小伙伴在小区大闹天空,却不愿和你散一段林荫小道;他可以到沟渠里水塘边玩一整天,却对一家人满世界找他不屑一顾。
有时候嘶声力竭,有时候怒不可遏,有时候束手无策。妈妈总说:“‘别人的禾好,自己的儿好’,自己的孩子,好好教,别急。”道理我懂,可是总是在对儿子说对不起之后,和儿子抱头痛哭。
后来我读到张文亮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
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
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是啊,原来,我是牵一只蜗牛在散步。我不断自省,不断学习,也不断调整:我不再刻意拽着他看书、写字。只是限制他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一小时,其余时间他可以发呆、拼图搭积木,可以和小朋友挖蚯蚓钓虾捉泥鳅,可以做任何他想以及他能做的事情。
没有了我的干预,他自由了,可也悄悄变了:当我在书房看书备课的时候,他也会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晒晒肚皮,翻翻书;当我为准备优质课比赛,在家背《短歌行》的时候,他居然跑进来对我说:“妈妈,你漏了一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当我和他爸十点多钟上完晚自习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的时候,儿子会从被子里钻出小脑袋:“妈妈,我烧好了热水。”然后又缩回到被窝里。我们怔住了,又惊又喜。
儿子变了,也许不是众人眼中的明星,却是妈妈眼里那颗最灿烂的明星。我明白了那句“别人的禾好,自己的儿好。”话语虽然朴实,但是意味深长。
渐渐地,儿子不再回避和抗拒我,我也小心翼翼地试着和他聊天,儿子也渐渐打开心扉说说心理话了。
后来我知道了,儿子对我的抗拒啊和内心最深的恐惧都跟我有关。第一次是2008年万圣节,我们一家参加国贸一家教育机构组织的公益活动,儿子第一次见到各式各样面具和各种奇形怪状的装扮,吓得只躲到大人的身后。显然,狂热的气氛已经吸引住了大人的注意,压根没想到小家伙对此的恐惧和排斥,然而更可怕的是,我居然还拽着儿子一起参与,当时儿子就哭了,很伤心地哭了。我们不得不停住中途退场。出来后没有安慰反而不住地斥责。
第二次是2009年教工子弟六一儿童节演讲比赛,我没有和儿子商量,直接报了名。比赛时,儿子非常不愿意,哭着背完了三字经的一半。其结果又挨了一顿批评。
也许是从那以后,儿子开始排斥我、排斥一切上台表演的机会。他心里筑着一层厚厚的堡垒,深深披上一层厚厚的皮甲,他就是想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得知以后,我很后悔,一直想找机会打开这个心结。而这种事不能操之过急、刻意为之。此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我耐心地等待机会。
终于,这个星期一,放晚学后,儿子怯生生地走到书房:“妈妈,老师让星期四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看得出他很在意这场比赛,我心里一阵窃喜,故作镇定:“你真的想参加吗?”
“嗯。”他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我听见。
“你想好?”
“是的!”声音比先前大了一些。
“好吧,你需要我帮忙吗?”
“是的,老师让我找演讲稿------”
----------
从星期一晚上到星期四早上,除去上课、吃饭、睡觉的时间,我们在一起找图片资料,组织演讲稿,一起朗读、正音、背诵、有感情地演讲,无数次纠正他的发音,无数次中断他的表演,也无数次示以微笑给予肯定。说句心理,儿子的音质和情感是非常不错的,就怕台上紧张忘词。
果然,儿子上场了,前两分钟情感随音乐起伏,演讲堪称完美,但是最后一分钟的演讲有二三处磕绊,到还是记起来了。紧张的三分钟终于过去了,结果是第三名,我不悲不喜,却很是激动,搂着儿子说:“谢谢你,儿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