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保险分析
想要买香港保险的朋友,知道这20点非常必要

想要买香港保险的朋友,知道这20点非常必要

作者: 3b2cfebb4137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10:04 被阅读25次

    现在,后台还会陆续收到一些朋友,尤其是很多身处在深圳地区的朋友向我咨询:香港保险怎么样?能不能买?

    我的确没办法直接告诉你一个统一的结论,因为 “保险怎么样”要看具体产品去讨论,而“能不能买”就要根据你的自身情况而定了。

    我今天不会去评测某些具体香港保险产品与内地保险产品的性价比比较,这对大家的帮助是很有限的。

    我今儿会站在更广的角度,不吹不黑,更加客观的告诉大家,到底香港保险有哪些优势,跟内地保险比有哪些整体上的不足,给到大家更充分的信息,具体结果就由你们结合自身去判断就好。

    具体内容如下:

    ●香港保险的特点或优势

    ●购买香港保险的注意点或劣势

    ●什么样的人群适合购买香港保险呢?

    香港保险的特点或优势

    1.整体定价相对更有优势

    香港地区所用死亡率和重疾发生率会比内地更低,因此定价更有优势。如果不考虑保费中其它附加费用的情况下,同样保额重疾险或寿险的“纯保费”理论上是要比内地更低的。但加上附加保费后,就要具体产品具体对待了,绝不能一概而论,谁比谁便宜都不好说。

    2.保险市场竞争更充分

    在相当于十五分之一个北京、七分之一个广州的香港土地上,有着160多家国际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竞争程度更为激烈,也会让保险产品价格、服务等竞争更加充分。

    3.保证转换权益(Conversion Privilege)

    这是港险独有的责任。即:于指定时期内(通常是保单前10-15年)可保证将定期保单转换为一份终身保障,而无需提交任何健康声明,但需要按照转化时的年龄重新计算保费。

    这种带有“保证转换权益”的定期保险可以降低投保人前期的经济压力,同时在未来,即使投保人身体健康状况变差时,也可以选择将保单保障期延长,这是很人性化的设置,也是内地保险产品值得学习的地方。

    4.香港保单为美元资产

    香港保险为美元保单,理赔款也是美元结算,如果未来考虑去港澳地区就医,是更为方便的。另外,对于有资产配置多元化需求的家庭来说,购买香港保险也是资产配置的一种不错选择。

    5.<香港重疾险>癌症多次赔付责任是标配

    港险中,重疾险里大多带有癌症多次赔付责任,间隔期3年,可以赔付癌症的原状态持续、复发、转移或新发,对于“癌症”这类极易“多次罹患”的重疾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内地也有类似产品,但还不太多。目前内地的多次赔付重疾险主要还是对于不同重疾之间的多次给付,比如线上首款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弘康哆啦A保、后来推出的百年守卫者1号都是代表性产品。

    6. <香港重疾险>有分红功能

    香港的重疾险,大家会发现,大多数都带有分红功能。有些还直接将分的红转化成了保额(这种叫英式分红),可以抵御一定的通胀。

    目前内地,由于监管规定,重疾险是不能设计为分红型产品的,有些保险公司会通过分红型寿险附加重疾险的方式实现,但是保费会贵出非常多。这类保险在目前内地也不是主流,可能主要是因为不太合理的保费定价导致的。

    说来惭愧,在北斗哥刚上班那段时间,为了帮助朋友做保险代理人的妈妈完成业绩指标,我也是购买了一款带有分红功能的重疾险产品的。那时,26岁的北斗哥,花了近5000元才购买了一份保额为20万的分红型终身重疾险,现在明白过来也是晚矣。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时哪有现在这么多可选的好产品呢?

    7. <香港寿险>高价值保单可做“保费融资”

    港险独有的“保费融资(Premium Financing)”功能,这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和银行三方之间的业务,大概操作是这样的:

    投保人缴纳大概30%的保费购买香港的“万用寿险”,剩余70%的保费向银行贷款购买,投保成功后,这张保单抵押给银行,然后客户陆续偿还贷款,直至还清。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用最低的支出撬动最大的“收益”,收益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高额保障,另一部分就是“利息差”。

    大概每年万用寿险给到客户的派息率约为4%左右,而客户向银行贷款利息通常为2.5%左右,这就产生了“息差”,并且有一定杠杆作用。不过一旦美元加息,保费融资成本将会进一步上升,这点要注意。

    另外,这种操作也是有很高门槛的,产品上,只适合一开始就具有较高现金价值的寿险产品(基本上是要趸交保费的),否则也不容易从银行申请到低息贷款;费用上,差不多要50-100万美元起步,不是一般家庭能够选择的。

    8. <香港寿险>保单的免责条款较少

    寿险保单中,责任免除条款比内地要少一些,一般只不保一年以内的自杀。而内地保单会包括一些犯罪行为、战争、暴乱、酒驾等免责内容。

    北斗哥认为内地的这些免责内容是合理的。因为免除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至少不会再从金钱上去“补偿”和“鼓励”这种行为,而且还会降低更多“逆选择”的发生(逆选择是指投保人做出一些不利于保险合同的选择,比如故意伤害被保险人骗保等)。

    9.香港投资环境更为成熟

    香港整体的投资环境,加上保险资金的大类资产配置更偏向于股票、房地产等权益类产品,因此,香港带有分红的产品,预期回报可能比内地产品更高。但同时,风险性也一定会更高,收益波动性也会较大,因此需要更为长期的投资回报来平滑收益。所以,如果你要投资港险,切勿追求较为短期的回报,至少20年起步吧。

    10.香港保险公司的股东更为成熟

    香港保险公司的股东,对保险资本的认知更为成熟,对于投资一家保险公司所要求的的回报通常也不同于内地,因此从经营角度来讲,干预更小。

    但目前内地投资市场也愈加成熟,监管对于股东的甄选标准也在向着有利于险资的方向优化。

    购买香港保险的注意点或劣势

    1.必须办理香港的银行账户

    需要办理香港银行账户,才方便未来的续保缴费、理赔等。内地人去香港办理银行账户,大多数只是为了缴纳保费,保费交完,账户就没钱了。

    这对于香港银行本身来讲,是没有任何业绩利润可言的,而且,香港银行还担心会借此发生非正常资金出入,因此,各大香港银行也都收紧了开户政策。(具体还是建议由有经验的香港代理人帮助较好)

    鉴于此,如果每月银行账户余额低于一定金额(几千港币到几十万不等),是要收取服务费的,几十港币到几百港币都有。另外,从办理到领卡,通常几周到1个月不等,所以想要购买港险的朋友,千万别赶在生日前哦。

    2.理赔时效不如内地快,且拿到理赔款会很麻烦

    内地保险的理赔时效最长30个工作日必须出结果,香港保险则没有要求,如果遇到棘手案件,会耗时很久也是常有的事。

    香港保险的理赔形式大多数是出支票的,有的内地银行是不予承兑的,即使可以承兑,每年的外汇结汇限额也只有5万美元。超额的部分可以由亲属分摊结汇,50万美元就需要至少10位亲属分摊。

    另外,也同时需要理赔款的“受益人”拥有香港银行账户,否则,就需要受益人本人亲临香港,到香港各大银行兑换为现金(美元或港币)。但是同样由于5万美元的外汇管制,依然无法一次性全部带回国内。

    香港保险公司还会有“电汇收款”、“汇票收款”等打款方式,但不论哪种方式,一是要看内地银行是否接受,二是每年结汇5万美元的限制,怎么都绕不过去。即使理赔了也没法直接全部在国内使用,这点特别尴尬。

    3.有的香港产品会单独针对内地居民加费

    并不是所有香港保险公司都这样做,但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毕竟保险定价,跟地区的生活环境、经济水平、人口结构是有间接关系的。

    而港险的定价当然都是以香港地区的“重疾发生率”、“生命表”来定价的。因此非本地常住居民投保,产生加费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内地居民之所以去香港买保险,还是很看重费率优势这一点的。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丧失了香港保险本身费率上的一点点优势。这个大家也要注意。

    不过更建议大家不要过度迷信“香港保险费率比大陆低”这种一概而论的说法,并不是所有产品都这样的。大陆高性价比的“消费型重疾险”,香港地区是没有的。

    4. <香港重疾险>将“甲状腺癌”除外

    香港地区的重疾赔偿,对于分级为T1N0M0的甲状腺癌是作为除外项的,有部分产品会作为轻症赔付。

    而内地,2018年5月4日,银保监发布的《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却严禁了此种情况。

    清单中第十八条指出:

    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对恶性肿瘤责任中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进行单独处理,责任设计不合理,设置较低的保险金额,变相缩小产品的保障范围。

    前不久,一个意图将甲状腺癌除外承保的内地重疾险产品,刚要售卖,就被监管下架整顿了。

    不过客观的说,甲状腺癌虽为恶性肿瘤,但治愈率高,复发、转移率小,其实作为轻症赔付也是合理的。而且还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当前内地市场的重疾险费率。

    但这个事情的核心就在于“病种责任的细化”,不仅是甲状腺癌这一个疾病,路漫漫啊。

    5. <香港重疾险>没有消费型重疾险

    在香港保险市场中,是几乎找不到不带身故责任的高性价比“消费型重疾险”的,产品线比较单一,主打的就是“带分红责任的终身重疾险”,同样的重疾保额,保费并不低,这点要注意。

    6. <香港重疾险>轻症责任不同于内地

    香港重疾险的轻症赔付是占用重疾保额的,无法额外赔付,也没有轻症豁免保费责任,这点不如内地重疾险人性化。

    内地的重疾险中,额外轻症赔付乃至多次赔付已经成为标配责任,并且罹患轻症后,会豁免未交保费,比港险做的要好。

    因此建议,大家不用都购买香港重疾险,可以搭配着来,也是一种选择。但到底什么人群适合购买港险,看到后面你就清楚了。

    7. <香港重疾险>的健康告知

    香港保险对于健康告知比起内地保单要更为详实。原则就是需要客户主动“披露重要事实”,包括但不限于:各种体检异常情况、已存在或还未确诊的病理特征、医保卡外借等。

    否则理赔时如果遇到纠纷,在香港处理起来也是相当的复杂。当然,内地的保单也同样需要如实告知。关于这个,可以读一读我之前写的《3个原则掌握“如实”健康告知》

    8. <香港寿险>保证收益率不如内地高

    香港寿险保单中,具有分红的终身寿险投资期较长,预期回报(非保证部分)可能较高,但保证收益率不如内地保单高。

    所以只能说“值得期待”,但不如内地保单“落袋为安”更踏实。

    9.香港法律力求公正、公平

    香港的法律是普法系,会更加求证投保人、保险公司双方公平、公正对待纠纷案件;而内地的《保险法》更倾向于保护弱势群体一方的“投保人”,比如大家熟知的“两年不可抗辩条款”就是如此。

    虽然内地法律更利于理赔了,但我也觉得,反而这样的规定增加了投保成本。

    因为内地保险公司很可能要为投保人的“不诚实”而冤枉“买单”,因此这些因素考虑到产品定价中,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推高保费,最后倒霉的还是大多数诚实的消费者自己。

    当然,我并不清楚每一家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定价时是否都会考虑到这一点,也只是推测。

    10.香港的保险互联网化发展远落后于内地

    很多内地保险产品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产品挑选、购买、核保、承保、保全、理赔等常规保险业务,但是香港目前还大多依靠于保险代理人的服务,从效率和体验上,并不如内地好。

    如果长期生活在内地,并且有各种原因导致地理距离成本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真的非常负责任的香港保险代理人,上述问题是非常有必要考虑的。

    总结一下:

    说香港保险比内地保险好很多,或者说香港保险根本不如内地,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客观、也不现实的。

    香港保险的确有部分产品或险种的性价比略高于内地的同类产品,其实就如同内地的部分产品性价比略高于同类港险是一个道理。

    现在内地的保险业发展极为迅速,保险产品的设计水平不能说是一流,但也有着追赶之势。还要结合国情和自身情况,不要刻意的“崇洋媚外”。

    其实,作为任何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显然是购买当地的商品,各项服务也更会有保证一些,这不是常识么?

    什么样的人群适合购买香港保险呢?

    我们在看到上述香港保险的这些关注点后,其实更应该看一看自己是否适合购买香港保险呢?到底买香港保险是为了什么?难道千里迢迢跑去香港,就为了“听说的”可以便宜的那点儿保费吗?这是很不值当的,也是不理性的。

    我认为,如果内地居民要购买香港保险,应该至少是这样的一个画像:

    1.家庭整体年收入至少在50万以上,每年除去必要开支外,还拥有较多可用的现金资产;

    2.未来不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地理位置上,能更有条件出行于香港等境外地区;

    3.已经认真考虑过未来,确实有孩子香港留学或者家庭成员海外就诊需求;

    4.有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认可长期投资获得稳定回报的人群。

    否则,如果只是听身边某某同事或朋友购买了香港保险,自己不买就没面子才跟风去购买的话,给你造成的麻烦很有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啰嗦几句

    买保险,终究不是看别人,而是要看自己。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切勿做跟风投保的事。

    其实不仅买保险需要“量身”而定,做很多事,也都是需要明确自身需求后,再考虑是否要做的。

    越是很多人追逐的事情,越是要静下心来掂量一下要不要做。

    不盲从,才能更从容。

    希望今儿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如果有启发,也希望能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保险。

    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要买香港保险的朋友,知道这20点非常必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fd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