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发来信息,问我大晚上干嘛了?
原来是我某一条朋友圈。
我愣了愣,然后回去,我看电视剧被感动的要死。朋友发来一串狂笑的表情。
然而,我突然意识到最近自己似乎略带矫情,亦或者最近泪点总是低的可以。也许是因为最近发生了太多事,又或者是因为我更懂得珍惜现在身边的人,当然也可能还有别的因素。
此时,貌似也不那么重要。
某个晚上,我窝在沙发上,重新又看了一遍《致青春》,作为电影爱好者的我很经常把一部片子看几遍。想起那会大晚上陪闺蜜去熬首映场,我看完笑着对闺蜜说:“如果你当初也如郑微一样大胆,没准也拿下喜欢的男生了。”
可惜,如果也仅仅是如果,没有重来的机会。
作为一个小说粉,小说原版我也看了不下三遍。在我看来,也许文字更有那种情怀,也更有我们青春的味道。那时《致青春》于我来说还有点小黄书的味道,脑袋里是各种遐想。辛夷坞的文字总是在细腻中能够瞬间抓住你内心的某个瞬间引起共鸣,不管是苏韵锦转身才发现程峥一直在那里等待,还是姚起云最后有没有醒来,郑微嫁作人妇之后是否在想起某个人的时候心一酸,微笑之后淡然……很多小说的结尾其实都没有结尾,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给人物架构了另一种我们认为完美的结局。
电影改编后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郑微淡然离去,和陈孝正相约海洋馆,解开了三年前的秘密。此时的郑微没有哭,是变成熟了还是在内心压抑自己的情绪呢?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她那天在树下说,我要记住此时的样子,以后好回忆。

总觉得“回忆”这个词特别蜇人。就像一定要把自己从自己的故事里抽离。 是,即便在爱情里,人也无法对别人的感受感同身受。即便如此贴近的两个人,也是无法体会到某些程度的在乎,或者感受我们在乎的方式。
我们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对待,就像我身边很多姑娘努力工作只会能够匹配站在另一半身边,这是他们的方式。很早之前也看到一句话:“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孩陪你吃苦的决心,但你不能让她看不到希望。”在这个物质的世界,很多人开始给女生贴各种标签,但不容忽视的是,有多少人还是选择一起奋斗。不要因为自己没有信心,就轻易否定了别人愿意共患难的决心。
如果说印象最深的角色,我觉得应该是阮莞。只有她的青春是永垂不朽的。正准备结婚了,和一个适合结婚的对象。突然收到世永(前男友)的电话,说一起去看Suede的演唱会算是圆青春的一场梦。在急着赴约的途中,丧命于飞奔而来的车祸。她死的那一幕,估计是最让人感叹的,她终于死在了她曾经孤注一掷的爱情里,死在了她奔赴爱情拥抱青春的旅途中,她再不用忍受背叛忍受懦弱忍受生活的消磨。
我想如果是我,也会去赴那场青春最后的约吧。曾经那样付出过坚守过,不管谁先离开,都该有个像样的句点。只有去见他最后一面,才能坦然地放过自己开始新生活。
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亦或者是经历的多,很多场合不允许我们哭泣,或者说生活不相信眼泪这类的说法多多,不哭泣可能是我们变得成熟的标志,可,是否不让自己走的那么快呢?
这么些年来,如果我坐公车我很喜欢挑靠窗的位置,观察路上每个身影,看着他们的表情,联想他们当时的心情。生活最让人着迷的不是多辉煌,反倒是在于它的真实和平凡。这个小行为,总能让我收获满满的正能量。
好吧,很多时候我选择让自己放松的方式就是消遣电视剧,许多小故事能够让我捧腹大笑,也有许多让我笑中带泪,只要能感受到平凡人最为平凡最不起眼的这一些故事里那不平凡的种种情感,那么我们的心中就永远有着长不大的执着的美好的那一面吧?
如果学会应付“不允许哭泣的场合”让我们变得成熟,那么眼眶会红的人一辈子也不会老。
是的,我希望,看文章的你,还是一个会红了眼眶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