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秋水

庄子.秋水

作者: 岚麟小五 | 来源:发表于2023-08-10 12:48 被阅读0次

[原文]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矣。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敢问其方”。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 乐与!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 ,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

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日:‘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任矣。

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

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耶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译文]

公孙龙问魏公子牟:“我年轻时学习先王之道,长大后明白仁义的行为;能把事物的相同相异混为一谈,能把白石头的坚硬与洁白一分为二;把不对的说成对的,把不可以的说成可以的;困窘百家的才智,而使善辩者理届辞穷。

我自认为已经极其通达明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茫然与惊异。不知是我的口才不如他呢,还是我的知识不如他?我现在都不知道从何谈起了,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公子牟靠着几案一声长叹,仰天大笑说:“你难道没听说过浅井之蛙的故事吗?它对东海之鳖说:‘我快乐极了!在井栏边跳上跳下,在井壁缝里休息;浮在水上,水托着我的胳肢窝和腮帮子,跳到泥里,泥没过我的脚丫子和脚面,回头看看周围的小虫子、小螃蟹和小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独占了一坑水,盘据了一口井,这也是快乐的最高境界了。您为什么不时常到井里来光顾一下呢?’东海之鳖的左脚还没有进去,右腿就被绊住了。于是迟疑地退了出来,便告诉井蛙大海的情况:“千里的长远,不足以形容海的大;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穷尽海的深。大禹时十年九涝,而海水不见多;商汤时八年七旱,而海水也不向后退。它不因时间的长短而推移,不为雨水的多少而升降,这便是东海的大乐趣。”井蛙听了这话,目瞪口呆,茫然若失。

“如果智力达不到明白是非的境界,就想了解庄子的言论,这就如同让蚂蚁背山,让商蚷一样,必定无法胜任。再说智力不能够论述玄妙言论而只自足于口舌之辩的一时胜利,这不是和潜井之蛙一般的见识吗?

况且庄子的学识上天入地,不分南北,四通八达,深不可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妙幽昧,归于无所不通。

你却只会鼠目寸光地从常理考察,还想和庄子辩论,这简直就是用竹管看天,以锥子指地一样,不是显得太渺了吗?

你赶快走吧!难道你就没听说过寿陵少年邯郸学步的故事吗?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样子,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丢掉了,只好爬着回去。现在你要是还不快走,将忘却你原来的本事,失去你的学业了。”

公孙龙听了不禁张口结舌,灰溜溜地逃走了。

相关文章

  • 《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只怪自己组织还不学习

  • 庄子秋水

    季羡林 人生

  • 庄子 秋水

    《庄子 秋水》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弦歌不辍,指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信念:文化传承与人文教育...

  • 庄子《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

  •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庄子》秋水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秋水 (一)

    《庄子·秋水》篇,庄子外篇的第️十篇,是继《逍遥游》与《齐物论》》之后,又一篇表达庄子主要哲理的精彩篇章。 在秋水...

  • 逍遥游6-庄周与慧施-子非鱼

    说到庄子和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肯定都听过。 出自《庄子》外篇《庄子•秋水》。原文: 庄子...

  • 《庄子 秋水》选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 庄子 · 外篇 · 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秋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fz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