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姐的婚姻是不幸的,不是在于她嫁了两次,而是在于他遇到了两个不负责任的男人。
我不知道是不是源于“红颜薄命”之说,或者是有其它原因,反正她的婚姻不那么顺利!
莲姐是出生在50年代初期,农村生活很艰苦。靠父母在生产队里挣公分养家。她是家里的老大。三岁的时候,有了二妹,六岁时又有了三妹。九岁、十二岁分别有了大弟和小弟,加上爷爷奶奶,全家九口人,仅靠父亲和母亲两个人的工分养活,家里的负担加重,作为家里的老大,七八岁时就帮着爷爷奶奶带弟妹,还要扫地、做饭、洗衣服,她说那时候很小,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的衣服多半是家织布做成的,很厚。有时拖不动。就湿漉漉的背回家。每次洗一回衣服,自己的衣服都会湿了一身。热天还好,冬天真的好多时候都是冷的发抖。所幸的是,家里再困难,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还是送她上学读书。
还有60年代的艰苦生活没有阻止她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的容貌是美丽的,一米六多的个头,虽然在其他地方不算高。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一米六二是出类拔萃的,相当高的了。不淡不浓的眉毛如画,下面的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传神也传情,黑黝黝的头发时常都扎着两条辫子。辫稍总是绑着用红绳子扎着的蝴蝶结,随着脚步的走动也轻轻摆动,煞是好看。她还很会唱歌,走到哪里都哼唱着,声音如银铃是那时候学校里文娱宣传队的领军人物,虽然那时候在我们这里不是很时兴自由恋爱,大多数男女都很内敛,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莲姐在的地方总少不了青睐者追随。
到了70年代的初期,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弟弟妹妹这么多人的吃穿用。所以莲姐就到生长队挣公分,没有再读书了。正当青年的莲姐又成了生产队里的文娱队长,在一次文艺汇演结束后,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小流氓尾随,莲姐发现身后有人害怕的不知所措。正在这时,前面来了一个人,打着手电筒。莲姐赶忙向那个人求救。那个流氓才匆忙走开。
救他的那个人又送她回家,莲姐很感激他,并问了他的姓名。从他们的谈话中,莲姐才知道他是一个刚复员的军人,就是本村人。那一夜,他正从公社开完会后回家,恰好路过,他也是举手之劳,不必感谢。
再后来她的救命恩人就成了是她的第一任丈夫……
网友评论